普车诗词>刘子翚的诗>次韵卢赞元再喜雪>

次韵卢赞元再喜雪,刘子翚次韵卢赞元再喜雪全诗,刘子翚次韵卢赞元再喜雪古诗,次韵卢赞元再喜雪翻译,次韵卢赞元再喜雪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子翚

史君新诗来不绝,灿灿珠星联璧月。
黄堂旌旆晓排衙,喜见宾僚重贺雪。
寒儒茅屋补更穿,雪余仍值江风颠。
拟招邻叟共一醉,斗酒十千愁费钱。
南枝又见新梅萼,试熨春衫冷难著。
飘零节物易惊心,常恐星星侵鬓脚。
东阁何当呼侍儿,蟹螯不妨左手持。
参陪后乘尽珠履,谁赋刘叉冰柱诗。

次韵卢赞元再喜雪译文

史君的新诗佳作连绵不绝,如同灿烂的星星和皎洁的月亮交相辉映。清晨,官府大堂上旌旗招展,官员们整齐地排列着,大家高兴地再次庆贺瑞雪的降临。

贫寒的读书人茅屋破旧,修补了又被风吹破,残雪过后又遭遇江风的肆虐。想要邀请邻居老翁一起痛饮一番,却苦于昂贵的酒钱无力承担。

南面的枝条上又看到了新生的梅花花苞,尝试着穿上春衫,却感觉寒冷难耐。漂泊零落的节令景物容易让人心生感慨,常常担心星星点点的白发侵染鬓角。

什么时候才能在东阁呼唤侍女,左手拿着蟹螯尽情享用美味佳肴呢?希望能够陪同那些乘坐华丽车驾、穿着名贵鞋子的达官显贵,又有谁能够写出像刘叉那样描写冰柱的精彩诗篇呢?

次韵卢赞元再喜雪注释

  •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和立意作诗。
  • 卢赞元:人名,作者的朋友。
  • 史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指卢赞元。
  • 黄堂:官府的厅堂。
  • 旌旆(jīng pèi):旌旗。
  • 晓排衙(xiǎo pái yá):早朝时官员排列在衙门。
  • 寒儒:贫寒的读书人。
  • 茅屋补更穿:茅屋破旧,修补了又被风吹破。
  • 邻叟:邻居老翁。
  • 斗酒十千:形容酒非常昂贵。语出李白《将进酒》。
  • 南枝:向阳的枝条。
  • 新梅萼(è):新生的梅花花苞。
  • 熨(yùn):用熨斗烫平。
  • 节物:时令景物。
  • 星星:指白发。
  • 鬓脚:鬓发。
  • 东阁:指华丽的楼阁。
  • 蟹螯(áo):蟹钳。
  • 参陪后乘尽珠履:陪伴着乘坐华丽车驾、穿着名贵鞋子的人。后乘,指华丽的车驾。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达官贵人的服饰。
  • 刘叉:唐代诗人,曾作《冰柱》诗。

次韵卢赞元再喜雪讲解

这首诗是刘子翚次韵卢赞元喜雪之作,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也有对自身贫困潦倒的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伤。同时,诗人也渴望能够享受安逸富足的生活,并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像刘叉的《冰柱》一样流传后世。

首联赞美卢赞元的诗才,并点明喜雪的主题。颔联描写了官府庆贺瑞雪的热闹场面。颈联转而描写了诗人自身贫寒的生活境遇,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颈联描写梅花和春衫,暗示春天的到来,但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富足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流传后世的愿望。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其中,“斗酒十千愁费钱”、“飘零节物易惊心,常恐星星侵鬓脚”等句,表达了诗人对贫困和衰老的担忧,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刘子翚[宋代]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06bb6cd1e761436e1a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