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宰的诗>挽赵知宗三首>

挽赵知宗三首,刘宰挽赵知宗三首全诗,刘宰挽赵知宗三首古诗,挽赵知宗三首翻译,挽赵知宗三首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宰

寓里身重到,孱生谒屡通。
俭钦行已素,健识养生功。
归旆庐山远,清尊洛下同。
遥怜猿鹤恨,蕙怅失仙翁。

挽赵知宗三首译文

赵知宗先生生前德高望重,曾多次前去拜访请教。他一向崇尚节俭,行为端正,具有强健的见识和养生的功夫。如今他去世,灵柩归乡,遥远的庐山将成为他的安息之地,生前好友只能在洛阳举杯追忆。可叹山中的猿鹤失去了依靠,美丽的蕙草也因失去了这位仙翁而悲伤。

挽赵知宗三首注释

  • 寓里: 指居住的地方,这里指赵知宗先生的家。
  • 身重: 指德高望重,受人尊敬。
  • 孱生: 谦称,作者自称。
  • 谒: 拜访,请教。
  • 俭钦: 崇尚节俭。
  • 行已素: 平素行为端正。
  • 健识: 强健的见识。
  • 养生功: 养生的功夫。
  • 归旆: 指灵柩归乡。旆,古代旗帜。
  • 庐山远: 指赵知宗先生的家乡在遥远的庐山。
  • 清尊: 美酒。
  • 洛下: 洛阳,这里指作者所处的地方。
  • 猿鹤恨: 猿和鹤失去依靠,比喻贤者去世。
  • 蕙怅: 蕙草悲伤,也比喻贤者去世。
  • 仙翁: 指有道之人,这里指赵知宗先生。

挽赵知宗三首讲解

这首诗是刘宰所作的挽诗,悼念友人赵知宗先生。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赵知宗先生的敬重和哀悼之情。

首联“寓里身重到,孱生谒屡通”,写赵知宗先生德高望重,作者多次前去拜访请教,表达了作者对赵知宗先生的敬重之情。

颔联“俭钦行已素,健识养生功”,赞扬赵知宗先生的品德和才能,他崇尚节俭,行为端正,具有强健的见识和养生的功夫。

颈联“归旆庐山远,清尊洛下同”,写赵知宗先生去世,灵柩归乡,作者只能在洛阳举杯追忆,表达了作者的哀悼之情。

尾联“遥怜猿鹤恨,蕙怅失仙翁”,用猿鹤和蕙草的悲伤来衬托作者的哀痛之情,更显悲凉。

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赵知宗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如“猿鹤”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古代文人之间的交往和情谊。

刘宰[宋代]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e16981ee0003856a08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