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过的诗>次史良夫寄题云岫>

次史良夫寄题云岫,刘过次史良夫寄题云岫全诗,刘过次史良夫寄题云岫古诗,次史良夫寄题云岫翻译,次史良夫寄题云岫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过

轻烟薄雾任渠行,幽壑深崖款我生。
变化不知天地阔,行藏只要日星明。
肯同苍狗移常熟,每为鸣鸠放好情。
便趁风雷助滂沛,人间匕筹不须惊。

次史良夫寄题云岫译文

任凭那淡淡的烟雾随意飘荡,幽深的山谷和陡峭的悬崖正适合我安然生活。身处变幻之中却不知天地的广阔,我的行为和踪迹只要日月星辰能够照亮。不肯像白云那样变化无常,徒然改变家乡的模样,时常因为斑鸠的鸣叫而心情舒畅。如果能借着风雷的力量降下大雨,人间的算计又何必惊慌。

次史良夫寄题云岫注释

  • 次:依照原作韵脚的唱和之作。
  • 史良夫:人名,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详。
  • 寄题:以诗歌题写在他人作品上。
  • 云岫(xiù):指云雾缭绕的山峰。
  • 渠:他,指轻烟薄雾。
  • 款:款待,这里指适合。
  • 行藏:指行为和踪迹。
  • 肯:岂肯,怎肯。
  • 苍狗:指白云,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移常熟:指白云变化,改变家乡的模样。常熟,这里指家乡。
  • 鸣鸠:即布谷鸟,叫声似“布谷”,预示春耕时节。
  • 放好情:放纵美好的心情。
  • 滂沛:大雨的样子。
  • 匕筹:古代宴饮时用来取食物和计算的用具,这里借指人间的算计。

次史良夫寄题云岫讲解

这首诗是刘过和史良夫的一首唱和诗,题为《次史良夫寄题云岫》。诗歌表达了作者隐逸山林、不为世事所扰的情怀。

首联“轻烟薄雾任渠行,幽壑深崖款我生”,写诗人安于山林的生活环境。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轻烟薄雾和幽深的山谷之间,表达了对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喜爱。

颔联“变化不知天地阔,行藏只要日星明”,表达了诗人不关心世事变迁,只求内心光明磊落的人生态度。诗人身处变化之中,却不关心天地的广阔,只求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日月星辰的照亮。

颈联“肯同苍狗移常熟,每为鸣鸠放好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坚守本心的决心。诗人不愿像白云那样变化无常,徒然改变家乡的模样,而是时常因为布谷鸟的鸣叫而心情舒畅。

尾联“便趁风雷助滂沛,人间匕筹不须惊”,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所作为,但又不为世俗的算计所困扰的愿望。诗人希望能够借助风雷的力量降下大雨,造福百姓,但并不为世俗的算计所惊慌。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隐逸山林、不为世事所扰的情怀,以及希望有所作为,又不为世俗所困扰的愿望。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将白云比作“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将布谷鸟的鸣叫拟人化,表达诗人心情舒畅。

刘过[宋代]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9a39d9588066209050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