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长卿的诗>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全诗,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古诗,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翻译,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长卿

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
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
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译文

我乘着小船兴致勃勃地出发,不畏惧路途的苦寒艰难。 傍晚时分依依不舍地分别,江潮也似乎充满了离别之情。 冰封的江面下水流呜咽,雪中的沙路显得平坦。 就像一把用久的宝剑,锋芒已经消尽,或许会嫌弃我赠送的礼物太过轻薄吧。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注释

  • 酬:酬答,回复。
  • 张夏:人名,作者的朋友。
  • 赴州:去州城。
  • 苦寒:寒冷。
  • 扁舟:小船。
  • 乘兴:趁着兴致。
  • 不惮:不害怕,不怕。
  • 晚暮:傍晚。
  • 相依分:互相依靠着分别。
  • 江潮:江水。
  • 咽:哽咽,这里形容水流的声音。
  • 砂路:沙路。
  • 旧剑:用久的剑。
  • 锋芒尽:剑的锋利程度减弱。
  • 应嫌:大概会嫌弃。
  • 赠脱轻:赠送的礼物太轻薄。脱,或许是误字,应为“橐”,指装东西的袋子。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讲解

这首诗是刘长卿在雪夜赴州拜访张夏,途中与他分别时所作的酬赠诗。诗人描写了雪夜苦寒的环境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首联点明了诗人的行踪和心境。诗人兴致勃勃地乘船前往,不畏惧严寒,暗示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颔联描写了分别时的情景。傍晚时分,两人依依不舍地告别,就连江水也似乎充满了离别之情,烘托了惜别氛围。颈联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了环境的恶劣。冰封的江面,雪中的沙路,都加剧了旅途的艰难,也反衬出诗人不畏艰难的决心。尾联用了一个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愧疚之情。诗人自比为一把锋芒已尽的旧剑,或许会因为赠送的礼物太过轻薄而感到惭愧。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细腻,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通过对雪夜苦寒环境的渲染和对离别情景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惜别之情。尾联的比喻,更增添了诗歌的含蓄性和耐人寻味之处。

刘长卿[唐代]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39b7d10b53ab163d56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