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东阳的诗>琼岛春云>

琼岛春云,李东阳琼岛春云全诗,李东阳琼岛春云古诗,琼岛春云翻译,琼岛春云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明代] 李东阳

瑶峰独立倚空苍,云去云来两不妨。
旋逐春寒生苑树,更随晴日度宫墙。
玉皇居处重楼拥,太史占时五色光。
若与山龙同作绘,也须能补舜衣裳。

琼岛春云译文

高耸的瑶峰孤零零地挺立着,倚靠着空旷而苍茫的天空,云彩来了又去,对它毫不影响。

云彩随着春寒的到来,在御花园的树木间滋生蔓延,又伴着晴朗的日光,掠过高高的宫墙。

传说中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重重楼阁相互拥抱着,太史观测天象时,祥瑞的五色光芒闪耀。

如果将这琼岛春云的景色与山川龙纹一同绘制,那么它也一定能够用来缝补舜帝的衣裳,象征着天下太平、国运昌盛。

琼岛春云注释

  • 琼岛:指北京北海公园中的琼华岛,又称白塔山。
  • 瑶峰:指琼华岛上的山峰,因其美如瑶池仙境而得名。
  • 倚空苍:倚靠着空旷苍茫的天空。
  • 两不妨:互不影响,不在乎。
  • 旋逐:随着,伴随着。
  • 苑树:御花园中的树木。
  • :越过,经过。
  • 宫墙:皇宫的围墙。
  • 玉皇:道教神话中的最高天神玉皇大帝。
  • 重楼:重重叠叠的楼阁。
  • :环绕,围绕。
  • 太史: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
  • 占时:观测天象,占卜时运。
  • 五色光:古代认为是祥瑞之兆。
  • 山龙:山川和龙纹,古代帝王服饰上常用的纹样,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作绘:作为绘画的题材。
  • 舜衣裳:传说中舜帝的衣裳,这里代指象征着天下太平、国运昌盛的事物。

琼岛春云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北京北海琼华岛(白塔山)春日云雾缭绕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太平盛世的期盼。

首联点明地点和环境,描绘了琼华岛高耸入云,云雾聚散的景象,表现了琼华岛的雄伟壮丽和超脱尘世的意境。“两不妨”三字,写出了山峰的静穆与云彩的飘逸,动静结合,更显生动。

颔联描写了春云的动态,从“旋逐春寒”到“更随晴日”,细腻地刻画了云彩随着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形态,充满了生机。

颈联则由景及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的居所,以及太史观测天象的场景,更增添了琼华岛的神秘色彩。五色光,是祥瑞之兆,预示着国泰民安。

尾联以比喻作结,将琼岛春云的景色与象征帝王权力的山龙纹样相提并论,并认为它可以用来缝补舜帝的衣裳,寓意着琼岛春云的美好景象可以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这既是对琼岛春云的赞美,也是对国家太平的祝愿。

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国家太平的期盼。

李东阳[明代]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3553d3642e5e3943e9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