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

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李益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全诗,李益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古诗,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翻译,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今日忆君处,忆君君岂知。
空馀暗尘字,读罢泪仍垂。

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译文

今天我在这里怀念你,怀念你啊你又怎能知晓?只留下墙上布满灰尘的字迹,读完之后泪水依然止不住地流淌。

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注释

  • 嘉禾寺:寺庙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
  • 亡友王七:指已故的朋友王七。古代朋友之间常以排行相称。
  • 题壁:在墙壁上题诗。
  • 忆君处:指诗人怀念朋友的地方,即嘉禾寺。
  • 君岂知:你哪里知道。岂,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 空馀:徒然剩下。馀,同“余”。
  • 暗尘字:布满灰尘的字迹。形容时间久远。
  • 泪仍垂:眼泪还在流淌。垂,落下。

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讲解

这首诗是李益在嘉禾寺见到亡友王七的题壁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深切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首句“今日忆君处,忆君君岂知”,直抒胸臆,点明了诗人怀念朋友的地点和情感。诗人来到嘉禾寺,睹物思人,强烈的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忆君君岂知”一句,反问的语气更增加了情感的浓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后两句“空馀暗尘字,读罢泪仍垂”,描写了诗人看到王七题壁后的情景。墙上的字迹已经布满灰尘,可见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诗人读着这些字迹,仿佛又看到了昔日的朋友,往事历历在目,悲伤之情难以抑制,泪水再次夺眶而出。“空馀”二字,更显出物是人非的伤感。全诗以“泪仍垂”结尾,将诗人悲痛的心情推向了高潮,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诗人通过描写嘉禾寺的荒凉景象和王七题壁的破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寂。同时,诗人又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使景物也带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全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是唐代怀人诗中的佳作。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0de6af38dd6e89276e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