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同的诗>赵至>

赵至,林同赵至全诗,林同赵至古诗,赵至翻译,赵至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同

莫致儿荣养,翻令父苦耕。
可怜废书泣,不忍叱牛声。

赵至译文

不要追求孩童的荣耀,反而让父亲辛苦耕田。可怜孩子放下书本哭泣,不忍心大声呵斥耕牛。

赵至注释

  • 致: 追求,获取。
  • 儿荣养: 指孩童的荣耀和供养,即追求孩子显贵。
  • 翻令: 反而使。
  • 苦耕: 辛苦耕田。
  • 可怜: 可叹,怜惜。
  • 废书泣: 丢下书本哭泣。形容因家境贫困而无法继续学业的悲伤。
  • 不忍: 不忍心。
  • 叱: 呵斥,吆喝。

赵至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困境。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家庭为了生计而不得不牺牲孩子学业的无奈和辛酸。

首联“莫致儿荣养,翻令父苦耕”,点明了诗的主题:不要一味追求孩童的荣耀,那样反而会让父亲更加辛苦地耕田劳作。这既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也是对家庭困境的直接描写。

颔联“可怜废书泣,不忍叱牛声”,进一步刻画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孩子因为无法继续读书而伤心哭泣,父亲看到孩子如此,虽然劳累,却也不忍心大声呵斥耕牛,怕惊扰了孩子。这两句运用了细节描写,将人物的内心矛盾和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废书泣”写出了孩子的悲伤和对知识的渴望;“不忍叱牛声”则展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疼爱和无奈。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一个普通家庭的描写,揭示了社会问题,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林同[宋代]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0005cabd90c3e247b2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