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杜甫的诗>大麦行>

大麦行,杜甫大麦行全诗,杜甫大麦行古诗,大麦行翻译,大麦行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杜甫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大麦行译文

大麦已经干枯,小麦一片金黄,妇女们走在路上哭泣,男人们躲藏起来不敢露面。向东到集壁,向西到梁洋,询问拿着镰刀收割的是谁?原来是胡人和羌人。难道没有我们蜀地的三千士兵吗?他们的将领带领他们辛苦地戍守着漫长的边疆。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像鸟一样生出翅膀,托身于白云之中,回到故乡。

大麦行注释

  • 大麦干枯小麦黄:指农作物成熟待收割,但此时却被外族侵略者抢夺。
  • 妇女行泣夫走藏:形容战乱时期,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男人们为躲避战祸而藏匿。
  • 集壁、梁洋:均为地名,指战乱波及的范围广大。
  • 胡与羌:指侵略者,这里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 蜀兵三千人:指驻守在蜀地的军队,数量虽少,但肩负着保卫边疆的重任。
  • 部领:将领。
  • 江山长:指漫长的边疆。
  • 安得:怎么能够,表示强烈的愿望。
  • 托身:寄身,安身。

大麦行讲解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作,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开篇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大麦枯萎,小麦泛黄,本应是收获的季节,却因战乱而无人收割。妇女们在路上哭泣,男人们则四处躲藏,生怕被抓去充军或被杀害。诗人用简洁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战乱时期百姓的悲惨境遇。

接着,诗人将视野扩大,指出战乱波及的范围之广,从东到西,到处都是胡人和羌人在收割庄稼。这不仅是对侵略者罪行的控诉,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两句,诗人反问道:难道我们蜀地就没有军队吗?他们也在边疆辛苦地戍守啊!这里既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敬佩,也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有效抵抗外敌的失望。

最后,诗人抒发了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诗人希望自己能像鸟儿一样,生出翅膀,飞回故乡,远离这战乱之地。这既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也是对家园的深切眷恋。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以小见大,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f0b1fa971b0722cdd2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