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中的诗>寄庐山庄隐士>

寄庐山庄隐士,李中寄庐山庄隐士全诗,李中寄庐山庄隐士古诗,寄庐山庄隐士翻译,寄庐山庄隐士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中

烟萝拥竹关,物外自求安。
逼枕溪声近,当檐岳色寒。
药苗应自采,琴调对谁弹。
待了浮名后,依君共挂冠。

寄庐山庄隐士译文

山庄竹门被烟雾缭绕的藤萝所掩映,隐士超脱尘世追求自身的安宁。 溪流的声音逼近枕边,抬眼望去,庐山的景色寒冷清冽,映入眼帘。 想必隐士自己采摘药草,琴声又将对着谁来弹奏呢? 待我功名利禄了结之后,定要追随你一同辞官归隐。

寄庐山庄隐士注释

  • 烟萝:指缭绕在树木上的藤萝,常形容山林景色的幽深。
  • 竹关:用竹子做成的门,指隐士居所。
  • 物外:尘世之外,指超脱世俗。
  • 逼枕:靠近枕边。
  • 当檐:正对着屋檐。
  • 岳色:山岳的景色,这里特指庐山的景色。
  • 药苗:指药草的幼苗。
  • 琴调:琴的曲调。
  • 浮名:虚浮的名声,指功名利禄。
  • 挂冠:指辞官,把官帽挂起来。

寄庐山庄隐士讲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中写给庐山庄隐士的。诗歌描绘了隐士幽静安逸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点明隐士居所的地点和生活状态。“烟萝拥竹关,物外自求安”:烟雾缭绕的藤萝掩映着竹门,暗示了隐士居住环境的幽深僻静;“物外自求安”则点明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即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安宁。

颔联描写隐士居所的环境特点。“逼枕溪声近,当檐岳色寒”:溪水的声音近在枕边,庐山的景色映入眼帘,写出了山庄环境的清幽和寒冷。这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了山庄环境的特点,烘托了隐士高洁的情怀。

颈联设想隐士的生活细节。“药苗应自采,琴调对谁弹”:诗人设想隐士自己采药,独自弹琴,进一步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清闲自在。同时,也暗示了隐士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尾联表达作者的愿望。“待了浮名后,依君共挂冠”: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以及将来功成身退,与隐士一同归隐山林的愿望。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的敬佩和向往,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幽淡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诗中对隐士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描写,也展现了古代隐士高洁的情操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李中[唐代]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7647281c81a689513e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