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杜甫的诗>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全诗,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古诗,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翻译,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杜甫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译文

大邑烧制的瓷器轻巧而坚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如同哀婉的美玉,在锦官城一带广为流传。您家的白瓷碗胜过霜雪般洁白,请赶快送些到我的茅屋来,我实在太喜欢它了。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注释

  • 大邑:县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以出产瓷器著名。
  • 烧瓷:烧制瓷器。
  • 轻且坚:轻巧而坚硬。
  • 扣如哀玉: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如同哀婉的美玉。形容瓷器声音清脆悦耳。
  • 锦城:指成都。
  • 君家:您家,指韦处。
  • 白碗:白瓷碗。
  • 胜霜雪:胜过霜雪般洁白。形容瓷器非常洁白。
  • 急送:赶快送来。
  • 茅斋:茅屋,指诗人简陋的住所。
  • 可怜:可爱,喜爱。在这里是“可怜见”的省略,表示喜爱之意。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讲解

这首诗是杜甫向韦处乞讨大邑瓷碗的诗。全诗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对大邑瓷碗的喜爱之情,也委婉地流露出诗人生活困窘,需要他人资助的境况。

首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点明瓷碗的产地和特点,赞美大邑瓷器轻巧坚固,音质如美玉般动听,在成都一带很有名气。一个“传”字,既说明瓷器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它的向往已久。

次句“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直接向韦处索取瓷碗。诗人用“胜霜雪”来形容白瓷碗的洁白无瑕,更显其珍贵。末句“急送茅斋也可怜”,则以近乎撒娇的口吻,表达了对瓷碗的迫切渴望,也暗示了自己生活的清贫,需要朋友的接济。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感情真挚自然,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流露出诗人生活的困窘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扣如哀玉”、“胜霜雪”等比喻,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3056ca4fd88438da87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