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弥逊的诗>十样花>

十样花,李弥逊十样花全诗,李弥逊十样花古诗,十样花翻译,十样花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弥逊

陌上风光浓处。
第一寒梅先吐。
待得春来也,香销减,态凝伫。
百花休谩妒。
陌上风光浓处。
繁杏枝头春聚。
艳态最娇娆,堪比并,东邻女。
红梅何足数。
陌上风光浓处。
日暖山樱红露。
结子点朱唇,花谢后,君看取。
流莺偏嘱付。
陌上风光浓处。
忘却桃源归路。
洞口水流迟,香风动,红无数。
吹愁何处去。
陌上风光浓处。
最是海棠风措。
翠袖衬轻红,盈盈泪,怨春去。
黄昏微带雨。
陌上风光浓处。
自有花王为主。
富艳压群芳,蜂蝶戏,燕莺语。
东君都付与。
陌上风光浓处。
红药一番经雨。
把酒绕芳丛,花解语。
劝春住。
莫教容易去。

十样花译文

田野上风光最浓郁的地方,最早是寒梅傲然绽放。等到春天真正来临的时候,梅花的香气渐渐消散,姿态也略显凝滞。百花啊,不要为此嫉妒!

田野上风光最浓郁的地方,繁茂的杏花在枝头聚集,一派春意盎然。娇艳的姿态最为妩媚动人,可以媲美邻家的美丽女子。红梅又算得了什么呢?

田野上风光最浓郁的地方,阳光温暖,山樱花红艳欲滴。结出的果实像点缀的朱唇一样鲜红,花朵凋谢之后,请您好好欣赏。黄莺也似乎特别叮嘱人们留意。

田野上风光最浓郁的地方,让人流连忘返,甚至忘记了返回桃源的路。山洞口的水流缓慢,香风吹动,落花无数。忧愁被吹向何处呢?

田野上风光最浓郁的地方,最引人注目的是海棠的风韵。绿色的叶子衬托着淡淡的红色花朵,盈盈欲滴,像是带着对春天逝去的幽怨。黄昏时分,微微细雨更增添了哀愁。

田野上风光最浓郁的地方,自然有牡丹花作为花中之王主宰一切。富丽堂皇的姿态压倒群芳,蜂蝶嬉戏,燕莺歌唱。春神将一切都托付给了它。

田野上风光最浓郁的地方,芍药花经过一番雨水的洗礼,更加娇艳动人。手持酒杯,绕着花丛欣赏,花儿似乎也通晓人意,劝说春天留下。千万不要让春天轻易离去啊!

十样花注释

  • 陌上:田野上,田间小路。
  • 谩:莫,不要。
  • 东邻女:指美丽的女子。
  • 山樱:山樱花。
  • 朱唇:形容樱桃果实的颜色鲜红。
  • 桃源: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世外桃源,这里指美好的地方。
  • 风措:风韵,仪态。
  • 东君:春神。
  • 红药:芍药花的别称。
  • 解语:懂得人意,能听懂人说话。

十样花讲解

这首《十样花》是李弥逊描写各种花的词作,描写了从早春到暮春时节,各种花卉竞相开放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 结构:全词以“陌上风光浓处”开头,结构上形成反复咏叹的格局,每一段都描写一种花,共描写了寒梅、杏花、山樱、落花、海棠、牡丹和芍药七种花。
  • 意象:词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寒梅”象征着傲然不屈的精神,“杏花”象征着春天的活力,“山樱”象征着娇艳动人,“海棠”则带着淡淡的哀愁,“牡丹”象征着富贵华丽,“芍药”则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
  • 情感:词中既有对春花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如“待得春来也,香销减,态凝伫”写出了梅花在春末的凋零之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艳态最娇娆,堪比并,东邻女”则表达了对杏花的赞美之情。“吹愁何处去”则表达了对落花的伤感之情。“盈盈泪,怨春去”则表达了对海棠花凋零的惋惜。“花解语。劝春住。莫教容易去”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 语言:词的语言清新自然,生动形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花卉的形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真挚。如“结子点朱唇”将山樱花的果实比作朱唇,生动形象。“花解语。劝春住”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花卉更加具有生命力。
  • 主题:全词通过描写各种花卉的姿态和特点,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李弥逊[宋代]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b476c0fcae70de44ad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