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去妇词(一作顾况诗)>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李白去妇词(一作顾况诗)全诗,李白去妇词(一作顾况诗)古诗,去妇词(一作顾况诗)翻译,去妇词(一作顾况诗)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古来有弃妇,弃妇有归处。
今日妾辞君,辞君遣何去。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
忆昔未嫁君,闻君却周旋。
绮罗锦绣段,有赠黄金千。
十五许嫁君,二十移所天。
自从结发日未几,离君缅山川。
家家尽欢喜,孤妾长自怜。
幽闺多怨思,盛色无十年。
相思若循环,枕席生流泉。
流泉咽不扫,独梦关山道。
及此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恶衰贱,新宠方妍好。
掩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
自妾为君妻,君东妾在西。
罗帏到晓恨,玉貌一生啼。
自从离别久,不觉尘埃厚。
尝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
岁华逐霜霰,贱妾何能久。
寒沼落芙蓉,秋风散杨柳。
以比憔悴颜,空持旧物还。
馀生欲何寄,谁肯相牵攀。
君恩既断绝,相见何年月。
悔倾连理杯,虚作同心结。
女萝附青松,贵欲相依投。
浮萍失绿水,教作若为流。
不叹君弃妾,自叹妾缘业。
忆昔初嫁君,小姑才倚床。
今日妾辞君,小姑如妾长。
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译文

自古以来被遗弃的妇女,总还有可以回去的地方。如今我辞别您,辞别您之后又能到哪里去呢?我的娘家已经衰败零落,我只能沿着来时的路痛哭而去。

回想当初还没有嫁给您的时候,听说您有情有意,所以才与您交往。您赠送我华丽的丝绸锦缎,还有价值千金的黄金。十五岁时答应嫁给您,二十岁时便跟随您远走他乡。

自从与您结发为夫妻,没过多久,就与您分隔在遥远的山川。家家户户都充满欢声笑语,只有我独自一人常常感到悲伤。

深闺中充满了怨恨和思念,美好的容颜也难以保持长久。对您的相思就像无休止的循环,泪水打湿枕席就像涌出的泉水。

泉水呜咽着,我也不去清扫,只能独自在梦中回到遥远的关山。等到现在终于盼到您归来,可是我已经老了。

世情总是厌恶衰老和贫贱,而您正宠爱着年轻貌美的女子。我只能掩面哭泣着走出曾经的房间,伤心之情就像深秋里枯萎的草。

自从我做了您的妻子,您在东边,我就在西边。整夜躲在罗帐里独自悲伤,美丽的容颜也只能在泪水中消磨一生。

自从离别之后,不知不觉中灰尘已经堆积得很厚了。我曾经嫌弃玳瑁镜的孤单,如今却羡慕鸳鸯成双成对。

时光像霜雪一样流逝,我这卑贱的妾又还能活多久呢?寒冷的池塘里芙蓉花凋谢,秋风中杨柳枝也散落飘零。

用这些来比喻我憔悴的容颜,只能空空地拿着旧物回去。余生想要寄托给谁呢?又有谁肯与我相扶相依呢?

既然您对我的恩情已经断绝,我们又何时才能再相见呢?真后悔当初与您喝下连理杯,白白地结下同心结。

女萝依附青松,珍贵之处就在于能够互相依靠。浮萍失去了绿水,又能教它如何随波逐流呢?

我不怨恨您抛弃我,只怨恨自己的命运不好。回想当初刚嫁给您的时候,小姑子才刚刚能够扶着床沿站立。今天我辞别您,小姑子也已经像我一样长大了。

回头告诉小姑子,千万不要嫁给像我丈夫这样的男人啊。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注释

  • 去妇: 被丈夫抛弃的妇女。
  • 归处: 指娘家。
  • 遣何去: 往哪里去。遣,派遣,这里作“往”讲。
  • 周旋: 交往。
  • 绮罗锦绣段: 指华丽的丝绸锦缎。
  • 移所天: 指女子出嫁后,以夫家为天。
  • 结发: 古代结婚时,夫妻各取一束头发结在一起,表示结为夫妻。
  • 缅山川: 遥远的山川。
  • 幽闺: 深闺,指女子居住的内室。
  • 盛色: 美好的容颜。
  • 枕席生流泉: 形容泪水很多,像泉水一样流淌。
  • 关山道: 遥远的路途,这里指思念丈夫的梦境。
  • 物情: 世情,人情世故。
  • 妍好: 美好,美丽。
  • 罗帏: 丝绸的帐子。
  • 玳瑁孤: 玳瑁镜是单独的,比喻孤单。
  • 岁华: 年华,时光。
  • 霜霰: 霜和雪,比喻岁月的流逝。
  • 连理杯: 用两个杯子连在一起做成的杯子,古代婚礼上夫妻用它来喝酒,表示永结同心。
  • 同心结: 用彩线编织成的结,象征夫妻同心。
  • 女萝: 一种寄生植物,依附在树木上生长。
  • 青松: 比喻坚贞的男子。
  • 浮萍: 一种漂浮在水面的植物,没有根。
  • 绿水: 指适宜浮萍生长的环境。
  • 缘业: 命运,因果报应。
  • 小姑: 丈夫的妹妹。
  • 倚床: 扶着床。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讲解

这首诗以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口吻,倾诉了她被抛弃的悲惨遭遇和内心的痛苦。诗歌描绘了弃妇从当初嫁入夫家时的幸福憧憬,到后来被冷落、被抛弃的凄凉境遇,表达了她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负心丈夫的怨恨。

诗歌的语言真挚感人,情感强烈,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比,使诗歌更富有表现力。例如,用“寒沼落芙蓉,秋风散杨柳”比喻自己容颜的憔悴和命运的飘零;用女萝依附青松,浮萍失去绿水,比喻女子对男子的依附关系和被抛弃后的无助。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的悲惨地位,以及她们在婚姻中的不幸遭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ff522d81f3386cd6ec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