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贺的诗>相和歌辞。猛虎行>

相和歌辞。猛虎行,李贺相和歌辞。猛虎行全诗,李贺相和歌辞。猛虎行古诗,相和歌辞。猛虎行翻译,相和歌辞。猛虎行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贺

长戈莫舂,强弩莫烹。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生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相和歌辞。猛虎行译文

长戈不要再撞击,强弩不要再拉紧。

老虎哺乳幼崽,教它们变得凶猛残暴。

抬头时身躯像城墙一样高大,摇动尾巴就像旌旗一样威风。

东海黄公见了,也只能愁眉苦脸地看着它夜晚出行。

路上遇到象征仁义的驺虞,老虎也会像牛哀一样愤愤不平。

老虎活着,哪里需要用尺刀来衡量,它往墙上一撞就能发出雷鸣般的巨响。

泰山脚下,传来妇人的哭声,是因为老虎伤人。

但官府有既定的征调,小吏也不敢为民请命,只能听之任之。

相和歌辞。猛虎行注释

  • 长戈莫舂,强弩莫烹: 舂,撞击;烹,烧煮,引申为拉紧。这两句是说,不要再用长戈撞击老虎,不要再拉紧强弩射杀老虎。意思是不要再主动招惹老虎。
  •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老虎哺乳幼崽,教它们变得凶猛残暴。生狞,凶猛残暴。
  •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形容老虎身躯高大,威风凛凛。旌,古代一种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东海黄公,传说中的降虎英雄。这里反用其意,说即使是降虎英雄,见了老虎夜间出行,也只能发愁。
  •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驺虞,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牛哀,春秋时鲁国人,因见到自己变成了祭祀的牺牲而悲伤。这里用驺虞和牛哀的典故,比喻老虎即使遇到仁兽,也会像牛哀一样感到愤愤不平,因为它生性凶残。
  • 生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老虎活着,哪里需要用尺刀来衡量,它往墙上一撞就能发出雷鸣般的巨响。形容老虎力大无比,威猛异常。
  •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泰山脚下,传来妇人的哭声,是因为老虎伤人。
  •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官府有既定的征调,小吏也不敢为民请命,只能听之任之。程,指既定的规章制度。听,听从,这里指为民请命。

相和歌辞。猛虎行讲解

这首诗以猛虎为题材,通过对老虎凶猛形象的描写,以及老虎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了当时社会官府对人民疾苦的漠视和不作为。

诗的前几句描写了老虎的凶猛和威风,以及人们对老虎的畏惧。中间几句用典,进一步突出了老虎的残暴本性。最后几句写老虎伤人,以及官府的不作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民的同情。

全诗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运用了夸张、比喻、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中既有对老虎的生动描写,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贺[唐代]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83b47429c68788ed11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