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子翚的诗>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

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刘子翚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全诗,刘子翚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古诗,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翻译,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子翚

胶庠夙昔记追随,物变时移万事非。
晓阙风烟胡骑满,夜窗灯火故人稀。
中郎秉德无瑕颣,平子谈经有旨归。
独我衰迟愧朋友,蹉跎已觉壮心违。

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译文

往昔在太学中,我常常回忆起与你们一同学习的情景,如今世事变迁,物是人非。清晨的宫阙笼罩在战火狼烟之中,胡人的铁骑已经占据了京城,夜晚的窗前,灯火摇曳,却难得见到故友的身影。蔡子思德行高尚,如同汉代的蔡邕一样完美无瑕,张叔献研习经学,精通义理,最终找到了自己研究的方向。只有我独自衰老迟钝,深感对不起各位朋友,蹉跎岁月,已经感觉到自己壮志难酬。

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注释

  • 胶庠:古代的学校,这里指太学。庠,古代的学校。胶,太学之旁有胶水,故称。
  • 夙昔:往昔,以前。
  • 物变时移:世事变迁,时间推移。
  • 晓阙:清晨的宫阙。阙,宫阙。
  • 胡骑满:胡人的骑兵占据了京城。指金兵入侵,攻占京城。
  • 中郎:指蔡邕。蔡邕曾任中郎将,这里用以比喻蔡子思的德行高尚。
  • 秉德:秉持德行。
  • 瑕颣(xiá lèi):玉上的疵病,比喻缺点或污点。
  • 平子:指张衡,字平子,东汉文学家、科学家。这里用以比喻张叔献精通经学。
  • 旨归:最终的归宿,这里指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 蹉跎:虚度光阴。
  • 违:背离,违背。

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讲解

这首诗是刘子翚在战乱时期写给蔡子思和张叔献两位友人的。诗人回忆了往昔在太学中一同学习的场景,感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诗中描写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与朋友们离散的痛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蔡子思和张叔献的赞赏,以及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 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概括了往昔美好的学习生活。
  • 颔联描写了战乱带来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故友的思念。
  • 颈联赞扬了蔡子思和张叔献的德行和学问,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诗人用蔡邕和张衡来比喻他们,抬高了他们的地位,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认可。
  • 尾联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愧疚。诗人自感衰老迟钝,有负朋友们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乱时期知识分子的困境和无奈。

刘子翚[宋代]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f8f6106eb5a12db7dd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