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绅的诗>闻猿>

闻猿,李绅闻猿全诗,李绅闻猿古诗,闻猿翻译,闻猿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绅

见说三声巴峡深,此时行者尽沾襟。
端州江口连云处,始信哀猿伤客心。

闻猿译文

听说巴峡深处猿猴的叫声凄厉,仅仅三声就能使行路的人泪湿衣襟。 如今我来到端州江口这连接云天的地方,才相信哀猿的叫声真的会使旅客伤心。

闻猿注释

  • 闻猿:听见猿的叫声。
  • 见说:听说。
  • 巴峡:指四川东部的巴东、巫峡一带,以猿多而闻名。
  • 深:指山势深远,也指猿声凄厉。
  • 行者:赶路的人。
  • 沾襟:眼泪打湿衣襟。
  • 端州江口:即端州(今广东肇庆)的江边。诗人当时被贬为端州司马。
  • 连云处:指江口地势高峻,与云相接。
  • 始信:才相信。
  • 哀猿:悲哀的猿猴。
  • 伤客心:使旅客伤心。

闻猿讲解

这是一首描写猿声的诗。诗人先用“见说”二字引出传说,说巴峡深处的猿声极其悲哀,能使行人落泪。接着,诗人用“此时”转入实写,点明自己贬谪到端州江口,亲身感受到了猿声的凄凉,从而相信了传说的真实性。

诗歌的妙处在于,诗人并非直接描写猿声如何悲惨,而是通过描写猿声对行人的影响,来烘托猿声的凄凉。前两句写“闻说”,是间接描写;后两句写“始信”,是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为直接描写蓄势,使直接描写更具感染力。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被贬谪后的悲凉心境。猿声的凄厉,实际上是诗人内心痛苦的折射。全诗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仕途失意,内心感到悲伤和凄凉。猿的哀鸣,也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悲苦遭遇。

李绅[唐代]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da3efa1e8a8e57c928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