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有东山之期)>

有东山之期),李益有东山之期)全诗,李益有东山之期)古诗,有东山之期)翻译,有东山之期)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凤翔属明代,羽翼文葳蕤。
昆仑进琪树,飞舞下瑶池。
振仪自西眷,东夏复分釐。
国典唯平法,伊人方在斯。
荒宁桁杨肃,芳辉兰玉滋。
明质鹜高景,飘飖服缨绥。
天寒清洛苑,秋夕白云司。
况复空岩侧,苍苍幽桂期。
岁寒坐流霰,山川犹别离。
浩思凭尊酒,氛氲独含辞。

有东山之期)译文

凤翔聚集了英明的时代,贤才俊杰如羽翼般辅佐,文采斐然。如同昆仑山进献珍贵的琪树,凤凰在瑶池边翩翩起舞。从西方回归,重新划分东方的疆域。国家的法典只遵循公平的原则,贤德的人才正在这里。即使在荒凉宁静的地方,监狱也显得庄严肃穆,美好的声誉如同兰花美玉般滋养。贤明的人才追求高远的境界,身着官服,心怀抱负。寒冷的天气笼罩着清冷的洛苑,秋夜里白云飘浮。更何况在空旷的山岩旁边,苍翠的桂花树正在等待着相会的日期。寒冷的冬天,我独自坐在飘落的雪花中,山川依旧分隔着我们。我满怀豪情,举杯痛饮,独自一人沉浸在美好的诗句中。

有东山之期)注释

  1. 凤翔:指唐肃宗时期,李益曾任凤翔节度使幕府判官。明代,指英明的时代。
  2. 羽翼文葳蕤:比喻贤才辅佐,文采斐然。“葳蕤”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形容文采华丽。
  3. 昆仑进琪树,飞舞下瑶池:用神话传说比喻贤才进献,带来祥瑞。“琪树”指美玉做成的树。“瑶池”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4. 振仪自西眷,东夏复分釐:指平定安史之乱后,国家重新统一。“振仪”指整顿朝纲。“西眷”指西方。“东夏”指中原地区。“分釐”指划分疆域。
  5. 国典唯平法:国家的法典只遵循公平的原则。
  6. 伊人方在斯:指贤德的人才正在这里。“伊人”指贤德的人。
  7. 荒宁桁杨肃:即使在荒凉宁静的地方,监狱也显得庄严肃穆。“桁杨”指监狱。
  8. 芳辉兰玉滋:美好的声誉如同兰花美玉般滋养。
  9. 明质鹜高景,飘飖服缨绥:贤明的人才追求高远的境界,身着官服,心怀抱负。“鹜”追求。“飘飖”形容官服飘逸的样子。“缨绥”指官帽上的装饰。
  10. 清洛苑:清冷的洛阳园林。
  11. 秋夕白云司:秋夜里白云飘浮。“司”指天空。
  12. 况复空岩侧,苍苍幽桂期:更何况在空旷的山岩旁边,苍翠的桂花树正在等待着相会的日期。“空岩”指空旷的山岩。“幽桂”指幽静的桂花树。“期”指约定的日期。
  13. 岁寒坐流霰:寒冷的冬天,我独自坐在飘落的雪花中。“霰”指雪珠。
  14. 浩思凭尊酒,氛氲独含辞:我满怀豪情,举杯痛饮,独自一人沉浸在美好的诗句中。“氛氲”指香气弥漫,这里形容诗句的美好。

有东山之期)讲解

这首诗是李益思念友人的作品。通过描写凤翔的繁荣景象、贤才的辅佐、国家的统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的前半部分赞美了时代的英明,贤才的聚集,国家的统一,以及法典的公正。诗人用“凤翔”、“羽翼文葳蕤”、“昆仑进琪树”、“飞舞下瑶池”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

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空岩侧”、“幽桂期”、“岁寒坐流霰”、“山川犹别离”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孤寂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期盼。最后,诗人举杯痛饮,独自一人沉浸在美好的诗句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也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d2fa6c2da67dc702a8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