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长卿的诗>京口怀洛阳旧居 兼寄广陵二三知己>

京口怀洛阳旧居 兼寄广陵二三知己,刘长卿京口怀洛阳旧居 兼寄广陵二三知己全诗,刘长卿京口怀洛阳旧居 兼寄广陵二三知己古诗,京口怀洛阳旧居 兼寄广陵二三知己翻译,京口怀洛阳旧居 兼寄广陵二三知己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长卿

川阔悲无梁,蔼然沧波夕。
天涯一飞鸟,日暮南徐客。
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
孤帆候风进,夜色带江白。
一水阻佳期,相望空脉脉。
那堪岁芳尽,更使春梦积。
故国胡尘飞,远山楚云隔。
家人想何在,庭草为谁碧。
惆怅空伤情,沧浪有馀迹。
严陵七里滩,携手同所适。

京口怀洛阳旧居 兼寄广陵二三知己译文

宽阔的江面令人悲伤,因为没有桥梁可以通行,傍晚时分,弥漫着苍茫的波涛。天边一只孤单的飞鸟,预示着我这个漂泊的游子,又要在南徐(即京口)度过一个日暮。京口弥漫着浑浊的云气,海门拍打着被潮水侵蚀的石头。我孤独的帆船等待着风的到来,趁着夜色,带着江水的清白前行。

一水之隔阻碍了美好的相聚,只能遥遥相望,彼此默默无语。怎能忍受一年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更何况思乡之情日积月累。故乡洛阳战火纷飞,远山之外,楚地的云彩也被阻隔。家人不知道现在身在何处,庭院中的青草又为谁而绿呢?

惆怅地空自伤感,唯有沧浪亭还留下些许遗迹。当年,我和你们一起到严陵滩垂钓,携手同游的景象,如今只能在回忆中寻找了。

京口怀洛阳旧居 兼寄广陵二三知己注释

  •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古时为重要的渡口和军事要塞。
  • 洛阳旧居:指作者在洛阳的家。刘长卿曾长期居住在洛阳。
  • 广陵:今江苏扬州市。
  • 川阔悲无梁:感叹长江之宽阔,没有桥梁可以通行,阻碍了与亲友的相聚。
  • 蔼然:弥漫的样子。
  • 沧波:苍茫的波涛。
  • 南徐:指南徐州,即今江苏镇江市。京口是南徐州的首府。
  • 海门:指长江入海处。
  • 一水阻佳期:指长江阻隔了作者与广陵朋友相聚的时间。
  •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表达情意。
  • 岁芳尽:一年美好的时光将要结束。
  • 春梦积:积压着思念家乡的梦。
  • 胡尘:指战乱。当时洛阳一带正遭受战火侵扰。
  • 楚云:楚地的云彩,代指南方。
  • 沧浪:指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
  • 严陵七里滩:即严子陵钓台,在今浙江桐庐县。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曾在此垂钓。
  • 同所适:一同前往的地方,指一同游玩。

京口怀洛阳旧居 兼寄广陵二三知己讲解

这首诗是刘长卿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怀念洛阳旧居和广陵(今江苏扬州)友人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沦陷的悲痛,对亲友的思念,以及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情。

  • 前四句描写了京口的江景,渲染了一种苍茫、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川阔悲无梁”一句,点明了作者因江水阻隔而产生的悲伤之情。“天涯一飞鸟,日暮南徐客”一句,用飞鸟自况,暗示自己漂泊天涯的处境。
  • 中间六句,作者进一步抒发了思乡怀人之情。“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两句,写京口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作者心情的压抑。“一水阻佳期,相望空脉脉”两句,写与友人相隔,只能遥遥相望的无奈。“故国胡尘飞,远山楚云隔”两句,写家乡沦陷,音信隔绝的痛苦。
  • 最后四句,作者追忆了与友人在严陵滩同游的往事,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惆怅空伤情,沧浪有馀迹”一句,感叹世事变迁,人事无常,唯有沧浪亭还留下些许遗迹,可以凭吊。

全诗情景交融,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深沉,体现了刘长卿擅长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诗中既有对现实的忧虑,也有对往昔的回忆,充满了人生的感慨。

刘长卿[唐代]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77043125bc8a7fa9b4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