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东阳的诗>章恭毅公挽诗>

章恭毅公挽诗,李东阳章恭毅公挽诗全诗,李东阳章恭毅公挽诗古诗,章恭毅公挽诗翻译,章恭毅公挽诗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明代] 李东阳

极知天下无难事,闻道先朝有直臣。
万死不输三寸舌,一生谁是百年身。
英灵地已归河岳,遗草天应护鬼神。
欲殉朱云借时剑,九原重斩负恩入。

章恭毅公挽诗译文

我深知天下事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什么难的,听说先朝有一位刚正不阿的忠臣。 他誓死也不肯放弃自己据理力争的口舌,一生之中又有谁能真正活到天年呢? 他的英灵已经回归到祖国的山河大地,他遗留下来的文章著作,上天也一定会派鬼神来守护。 我真想借用朱云当年请求斩佞臣的那把剑,到阴曹地府再次斩杀那些辜负皇恩的奸佞之人。

章恭毅公挽诗注释

  • 章恭毅公: 指章懋(1436-1503),字邦彦,号艮斋,浙江遂安人。明朝大臣,谥恭毅。
  • 挽诗: 哀悼死者的诗歌。
  • 极知天下无难事: 深知天下事只要肯下功夫去做,就没有什么困难的。
  • 闻道先朝有直臣: 听说先朝有一位刚正不阿的忠臣。闻道,听说。先朝,指过去的朝代,这里指明宪宗时期。直臣,正直的大臣。
  • 万死不输三寸舌: 即使面临死亡,也不肯放弃自己据理力争的口舌。形容忠臣的勇敢和坚定。三寸舌,指口舌,比喻言语的力量。
  • 一生谁是百年身: 一生之中又有谁能真正活到天年呢?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 英灵地已归河岳: 他的英灵已经回归到祖国的山河大地。河岳,指祖国的山河。
  • 遗草天应护鬼神: 他遗留下来的文章著作,上天也一定会派鬼神来守护。形容其文章的价值和影响深远。遗草,指遗留下来的文章著作。
  • 欲殉朱云借时剑: 我真想借用朱云当年请求斩佞臣的那把剑。殉,追随。朱云,西汉大臣,曾请求汉成帝赐剑斩杀佞臣张禹。时剑,指当时朱云请求赐予的剑。
  • 九原重斩负恩入: 到阴曹地府再次斩杀那些辜负皇恩的奸佞之人。九原,指墓地,阴曹地府。负恩入,辜负皇恩的奸佞之人。

章恭毅公挽诗讲解

这首诗是李东阳为章懋所作的挽诗,表达了作者对章懋的敬佩和哀悼之情。

诗歌首先赞扬了章懋的刚正不阿和为国尽忠的精神。“极知天下无难事,闻道先朝有直臣”两句,点明章懋是一位有能力且忠诚的大臣。“万死不输三寸舌,一生谁是百年身”两句,赞扬章懋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的精神,同时也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接着,诗歌表达了对章懋去世的哀悼之情。“英灵地已归河岳,遗草天应护鬼神”两句,表达了对章懋的敬仰和怀念,认为他的英灵将永远留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他的文章著作也将会被后人永远铭记。

最后,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奸佞之人的憎恨和铲除奸佞的决心。“欲殉朱云借时剑,九原重斩负恩入”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像朱云一样,斩杀那些祸国殃民的奸佞之人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章懋的深切哀悼和对奸佞之人的强烈憎恨,也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的决心。诗歌运用了典故,如朱云请剑,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也使诗歌更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李东阳[明代]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669ae22a58c20871cf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