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商隐的诗>拟沈下贤>

拟沈下贤,李商隐拟沈下贤全诗,李商隐拟沈下贤古诗,拟沈下贤翻译,拟沈下贤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商隐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
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
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拟沈下贤译文

一千二百名舞姿轻盈的歌妓,穿着轻薄的春衫,显得身形格外消瘦。她们迎着风,脚步有些急促,含着雪般清冷的声音,说出的话语也应是寒冷逼人。她们带着火光,遗落下金斗般的饰品,也遗落了珍珠般散落、玉盘般破碎的器物。河阳县令只顾着赏花饮酒,竟然从不过问潘安的容貌如何。

拟沈下贤注释

  • 拟:模仿,模拟。
  • 沈下贤:即沈佺期,唐代著名诗人,曾任职于下县。此诗题意为模仿沈佺期的风格而作。
  • 轻鸾:形容舞姿轻盈的歌妓。鸾,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神鸟,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春衫:春季穿的单薄衣衫。
  • 瘦著宽:形容衣服宽大,人显得消瘦。著,通“着”。
  • 倚风:迎着风。
  • 含雪:形容声音清冷。
  • 语应寒:说话的声音应该是寒冷的。
  • 带火:指饰品闪耀着火光。
  • 金斗: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形状像斗。这里指贵重的饰品。
  • 兼珠碎玉盘:形容遗落的饰品如珍珠般散落,像玉盘般破碎。兼,同“并”。
  • 河阳:县名,在今河南省孟州市。
  • 看花过:指只顾着赏花饮酒。
  • 潘安:西晋文学家潘岳,以容貌俊美而著称。这里用潘安来指代美貌的男子。
  • 曾不问:竟然不过问。

拟沈下贤讲解

这首诗以描写众多歌妓的场景,侧面讽刺了官员的奢靡生活以及对贤才的漠视。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歌妓的外貌和状态。她们数量众多(“千二百”),衣着单薄(“春衫瘦著宽”),在寒风中急行(“倚风行稍急”),声音清冷(“含雪语应寒”),给人一种凄楚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她们身上佩戴的华丽饰品(“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更反衬出她们的地位低下,只能作为官员寻欢作乐的工具。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以河阳县令只顾赏花饮酒,却对潘安的美貌毫不关心作比,讽刺官员只顾享乐,无视贤才。

全诗语言精炼,意象鲜明,通过对歌妓和官员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诗人用华丽的辞藻来描绘奢靡的生活,更显出其中的讽刺意味。

李商隐[唐代]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3d16974f51accad804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