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舍利弗>

舍利弗,李白舍利弗全诗,李白舍利弗古诗,舍利弗翻译,舍利弗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
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

舍利弗译文

金色的绳索围绕着这片宝地,珍贵的树木在瑶池边投下绿荫。云雾之间传来美妙的音乐,天边回荡着法螺的清扬之音。

舍利弗注释

  • 舍利弗: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著称。此诗或为赞颂舍利弗所居之处。
  • 金绳:佛教用语,指以金色的绳索划分界限,象征神圣的界限。
  • 宝地:指佛教圣地,珍贵之地。
  • 珍木:珍贵的树木。
  • 瑶池:传说中西王母所居的仙境,这里借指清净美好的地方。
  • 妙音:美妙的音乐,常指佛乐。
  • 法蠡(fǎ lí):佛教法器,用海螺制成,吹奏时声音洪亮,用于召集僧众或在法会上使用。

舍利弗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庄严、神圣的佛教场所。诗人运用优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祥和、清净的氛围。

首联“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点明地点,以“金绳”划界,突出宝地的神圣不可侵犯;“珍木”成荫,则描绘了此地环境的清幽宜人。“瑶池”一词,更增添了此处如仙境般的色彩。

颔联“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则着重描写此地的声音。云间传来的美妙音乐,让人心旷神怡;天边回荡的法螺之声,则更显庄严肃穆。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佛教氛围。

全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通过对景物和声音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教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清净世界的向往。诗中使用的意象,如“金绳”、“宝地”、“瑶池”、“妙音”、“法蠡”等,都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d82bd561453e8a7829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