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商隐的诗>初起>

初起,李商隐初起全诗,李商隐初起古诗,初起翻译,初起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商隐

想像咸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
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

初起译文

想象着太阳从咸池升起,将要普照大地,然而五更钟声敲过之后,我的愁绪更加百转千回。

在巴江一带,三年都笼罩在浓重的雾气之中,太阳啊,你并不为我这个离乡之人照亮屋梁。

初起注释

  • 咸池: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太阳浴池,在东方。《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这里指太阳升起的地方。
  • 五更钟: 古代报时的钟声,五更指黎明前。
  • 回肠: 形容思虑愁苦,心情萦绕。
  • 苦雾: 浓重的雾气,此处指巴江一带常年雾气弥漫。
  • 巴江水: 指巴蜀一带的江水。李商隐曾任东川节度使幕府,在四川生活过。
  • 不为离人照屋梁: 化用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意谓太阳不照耀离人的居所。

初起讲解

这首诗是李商隐抒发羁旅思乡之情的作品。诗歌以“初起”为题,却并未着力描写日出景象,而是侧重于抒发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写想象中的日出景象与现实的愁苦心情的对比。诗人想象太阳从咸池升起,预示着光明即将到来,然而五更钟声敲响,却反而加剧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想像”二字,表明这只是诗人的一种美好的愿望,与现实形成反差,更显其内心的孤寂。

颔联写诗人身处的环境和际遇。“三年苦雾巴江水”,点明诗人长期生活在巴蜀一带,而这里常年被浓雾笼罩,环境压抑。

颈联以太阳“不为离人照屋梁”作结,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凄凉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诗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渴望光明普照,但现实却是,太阳并不眷顾他这个离乡之人,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孤寂。

全诗语言含蓄蕴藉,意境朦胧,情感深沉,具有李商隐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将个人际遇与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情绪。

李商隐[唐代]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9e27bb08f127f67f58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