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

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李益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全诗,李益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古诗,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翻译,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译文

如今这里是汉代的上郡,依旧可见秦朝时修筑的古老长城。太阳照耀下,长城一带云气惨淡;即使没有风,也能感受到沙尘飞扬带来的惊悸。当今圣明的君主在位,不用发动战争就能使四方少数民族臣服。

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注释

  • 上郡:汉代郡名,辖境在今陕西省北部一带。
  • 秦塞:指秦朝修筑的长城。塞,边塞。
  • 云长惨:形容云彩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暗淡凄惨的景象。
  • 沙自惊:指风沙虽小,但也能使人感到惊恐。
  • 圣天子:指英明的皇帝。
  • 四夷: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长城所见所感。首联点明地点和长城的古老历史,颔联描写长城一带荒凉的环境,颈联赞颂当今皇帝的文治武功,尾联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

诗中“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两句,写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和战争带来的心理阴影。即使在和平时期,人们仍然会感受到潜在的威胁。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两句,既是对皇帝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诗人希望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国家的安定,避免战争带来的苦难。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0c4049d4405baf315f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