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峤的诗>>

菱,李峤菱全诗,李峤菱古诗,菱翻译,菱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菱

[唐代] 李峤

钜野韶光暮,东平春溜通。
影摇江浦月,香引棹歌风。
日色翻池上,潭花发镜中。
五湖多赏乐,千里望难穷。

菱译文

钜野的春色已近尾声,东平的春水汇流贯通。 菱叶倒映在江边,像在摇曳着月光,菱花的香气引来了船夫的歌声。 阳光照耀在池塘上,水光潋滟,池中的菱花,像镜子中绽放的花朵。 五湖一带自古多有游赏的乐趣,千里之外的美景,令人难以穷尽。

菱注释

  • 钜野:古县名,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
  • 韶光:春光。
  • 暮:将尽,末尾。
  • 东平:古地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一带。
  • 春溜:春水。
  • 通:贯通,流通。
  • 江浦:江边的水滨。
  • 棹歌:船歌,摇船时所唱的歌。
  • 日色:阳光。
  • 翻:照射。
  • 潭花:指生长在水潭中的花,这里指菱花。
  • 镜中:指水面倒映的景象,像在镜子里一样。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 赏乐:游赏的乐趣。
  • 千里:指广阔的地域。
  • 望难穷:指景色美好,令人流连忘返,难以看尽。

菱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钜野、东平一带水乡的秀丽景色,以及人们泛舟湖上,欣赏美景的喜悦心情。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描绘了钜野春光将逝,东平春水贯通的景象,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描绘了菱叶在月光下摇曳,菱花香气引来棹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水乡的特色。颈联描写了阳光照耀下,菱花在水中倒影的美丽景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中的菱花比作镜中的花朵,更加生动形象。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五湖一带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水乡风光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影摇江浦月,香引棹歌风”等句,写景生动传神,历来为人称道。

李峤[唐代]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0a729f546604303b85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