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
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
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
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
大家都搜: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译文
乘坐步辇登上骊山顶峰,山势高耸,没入紫色的云烟之中。忠臣紧紧护卫着皇上,圣明的太后似乎想要触摸天际。回首可以辨认出汉平陵的树木,向下看去,华山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感觉距离天上的帝都应该不远了,只是空空地看到白云悬挂在空中。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注释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讲解
这首诗是李峤奉皇帝武则天之命,歌颂骊山壮丽景色和武则天功德的作品。全诗紧扣“应制”二字,既写了骊山的高峻,又巧妙地赞美了武则天的功业和威望。
首联“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点明了登临的地点和环境。诗人乘坐步辇登上骊山顶峰,极目远眺,只见山势高耸入云,紫色的云雾缭绕山间,给人以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一个“陟”字,既写出了登山的动作,也暗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颔联“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进一步烘托了武则天的地位和功德。忠臣环绕在皇帝身边,如同捧着太阳一样,极言其忠心耿耿。而“圣后欲扪天”一句,则更显武则天的雄心壮志,似乎想要触摸天际,掌控一切。
颈联“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所见的景象。诗人回首可以辨认出汉平陵的树木,向下看去,华山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景色十分壮丽。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骊山的高峻,也暗示了武则天超越前代的功绩。
尾联“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武则天的祝福。诗人感觉距离天上的帝都应该不远了,只是空空地看到白云悬挂在空中,给人以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两句诗既呼应了诗题中的“寓目”二字,也表达了诗人对武则天统治下美好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既写出了骊山的壮丽景色,又巧妙地赞美了武则天的功业和威望,是一首成功的应制诗。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b51c2509a1ddfaee441.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