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群玉的诗>旅游番禺献凉公>

旅游番禺献凉公,李群玉旅游番禺献凉公全诗,李群玉旅游番禺献凉公古诗,旅游番禺献凉公翻译,旅游番禺献凉公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群玉

帝乡群侣杳难寻,独立沧洲岁暮心。
野鹤栖飞无远近,稻粱多处是恩深。

旅游番禺献凉公译文

往昔帝乡的友人们都已渺茫难寻,我独自伫立在水边,年岁渐老,内心感伤。野鹤四处栖息飞翔,不分远近,哪里有充足的食物,哪里就是它们觉得恩情深厚的地方。

旅游番禺献凉公注释

  • 帝乡:指京城,通常是诗人曾经生活或为官的地方。这里暗指诗人仕途失意,离开京城。
  • 群侣:指(在帝乡的)众多朋友同僚。
  • 杳难寻:渺茫难寻,极难找到。形容朋友们散落四方,难以相见。
  • 沧洲:水边,通常指隐居之地。诗人用“沧洲”表明自己远离官场,寄情山水。
  • 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指年老。也常用来形容晚年境况的凄凉。
  • 野鹤:野生的鹤,常被用来比喻隐士或自由自在的人。
  • 稻粱:指鹤的食物,借指生活所需。
  • 恩深:恩情深厚,这里指能够提供充足食物的地方对鹤而言就是有恩情的地方。

旅游番禺献凉公讲解

这首诗是李群玉游历番禺时赠给凉公的作品。全诗表达了诗人晚年漂泊,怀念故友,以及对世态人情的感叹。

首联“帝乡群侣杳难寻,独立沧洲岁暮心”点明诗人漂泊的处境和感伤的心情。昔日在京城的朋友们如今都难以寻觅,诗人独自一人滞留在水边,年岁渐老,心中难免生出凄凉之感。“帝乡”与“沧洲”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仕途的失意和隐退的生活。

颔联“野鹤栖飞无远近,稻粱多处是恩深”以野鹤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野鹤自由自在,四处栖息,哪里有充足的食物,哪里就是它们觉得有恩情的地方。诗人借野鹤的生存哲学,暗示了世人逐利的本性,以及人情淡薄的现实。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现实的无奈和超脱。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远,表达了诗人晚年漂泊的孤独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诗人将个人身世与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意蕴和感染力。

李群玉[唐代]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fd3535cc8e361f9292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