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曾伯的诗>和傅山父红梅韵>

和傅山父红梅韵,李曾伯和傅山父红梅韵全诗,李曾伯和傅山父红梅韵古诗,和傅山父红梅韵翻译,和傅山父红梅韵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曾伯

节士耻随时世妆,若为妩媚著春裳。
何如清淡甘天分,莫与儿曹较色香。

和傅山父红梅韵译文

有气节的志士以追逐时髦的装扮为耻,又怎会为了取悦他人而穿上华丽的春装呢?不如保持清高淡泊,安于上天赋予的本性,不要与那些平庸之辈争妍斗丽,计较谁更美艳芬芳。

和傅山父红梅韵注释

  • 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韵律作诗。
  • 傅山父:指傅山及其父辈。傅山,明末清初思想家、书画家。
  • 红梅韵:指以红梅为题材,并依照红梅诗的韵律作诗。
  • 节士:有气节的志士。
  • 随时世妆:追随时髦的装扮。
  • 若为:怎能,如何。
  • 妩媚:姿态美好可爱。
  • 春裳:春天的华丽衣裳,比喻艳丽的姿色。
  • 何如:不如,怎么比得上。
  • 清淡:清高淡泊。
  • 甘天分:安于上天赋予的本性。甘,情愿,安于。
  • 儿曹:平庸之辈,小子。
  • 较:计较,比较。
  • 色香:指花的美丽颜色和芬芳气味,这里比喻外在的美丽。

和傅山父红梅韵讲解

这首诗以红梅为喻,表达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保持高洁品格的志向。诗歌赞美了红梅的清高淡泊,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格,实际上是借梅花来抒发作者自身的情怀。

首联“节士耻随时世妆,若为妩媚著春裳”开门见山,表明有气节的人不屑于追逐世俗的潮流,更不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刻意打扮。作者认为,真正的美好在于内在的品格,而不是外在的装饰。

颔联“何如清淡甘天分,莫与儿曹较色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观点。作者认为,与其争奇斗艳,不如保持清高淡泊,安于天性。不要与那些平庸之辈争夺外在的美丽,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修养。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诫人们不要追求虚浮的外表,而要注重内在的修养,保持高洁的品格。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曾伯[宋代]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e98d335163f3e4a006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