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乐雷发的诗>九疑紫霞洞歌>

九疑紫霞洞歌,乐雷发九疑紫霞洞歌全诗,乐雷发九疑紫霞洞歌古诗,九疑紫霞洞歌翻译,九疑紫霞洞歌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乐雷发

猗欤奇哉,紫霞之洞真天开。
千变万状不可述,恍疑幻出壶中之蓬莱。
湘滨两姝不敢到,怅望苍梧云缥缈。
尔来三千三百年,斑龙空卧金光草。
我采姹女江华滨,是为三十六帝之外臣。
右持绿玉杖,左携紫金红。
长歌天上谣,一呼开先扃。
列炬照深窈,悬身事幽讨。
群仙喜我来,惊笑欲绝倒。
何侯抚我顶,伟远拍我肩。
绿华赠我金条脱,安期分我红景丹。
借问此何地,指言太虚天。
翠霞紫云张宝幄,悬黎结绿盘璎珞。
万叠苍苔荒石田,谁呼青龙耕紫烟。
帝狱铜墙未偏识,拟开宝藏紬云笈。
嵯峨水际披蓑翁,应是钱铿钓神龙。
仙人仙人何多事,惊世骇俗变灵异。
或跣巨足垂天云,或卬短趾流沙浔。
或现姑射处子身,粉霞红绶藕丝裙。
或示普陀大士形,或持簪柳垂宝璎。
或插镂象管,或结火齐珍,或琢玄圃玉,或布只园金。
洞中之深不知几百里,但见萦纡屈折一里一涧水。
人言有路通桂林,乘兴欲寻日华君。
吾闻洞中大小洞天三十六,帝遣列真分治局。
上界官府应更多,定知此洞今谁属。
猗欤奇哉,紫霞之洞真天开。
我上会稽深禹穴,复浮沧海登天台。
岩谷岂无奇,眎此何尘埃。
摩挲崖石题恶句,记我杖履敲云来。
黄涪翁,元漫叟,目力一生空宇宙。
澹岩阳华有何奇,枉费篇章劖石窦。

九疑紫霞洞歌译文

啊多么奇妙啊,紫霞洞真是天然形成。 洞中景象千变万化难以描述,恍惚间疑是壶中的蓬莱仙境显现。 湘水之滨的娥皇女英也不敢来到这里,只能惆怅地遥望苍梧山上飘渺的云雾。 自那以后过了三千三百年,斑龙也只能空自躺在长满金光草的地方。 我在江华水边采集姹女花,自认为是三十六帝之外的臣子。 右手拿着绿玉杖,左手拿着紫金红。 高唱着天上的歌谣,一声呼唤便打开了洞府的门户。 点燃火炬照亮洞穴深处,我探身下去仔细寻幽探胜。 群仙见我到来,惊喜得笑得前仰后合。 何侯抚摸着我的头顶,伟远拍打着我的肩膀。 绿华仙女赠送给我金条脱,安期生分给我红景丹。 我问这里是什么地方,他们指着说这是太虚天。 翠霞紫云张开华丽的帷帐,悬挂的明珠美玉结成精美的璎珞。 重重叠叠的苍苔覆盖着荒凉的石田,是谁呼唤青龙来耕耘紫色的云烟? 帝狱的铜墙铁壁还未曾辨识清楚,就想要打开宝藏来整理云笈经书。 水边那个身披蓑衣的老翁,应该是钱铿在垂钓神龙。 仙人啊仙人真是多事,做着惊世骇俗的事情,变化出各种奇异的景象。 有时光着巨大的脚垂在天边,有时露出短短的脚趾站在流沙之中。 有时化作姑射山的仙女,身穿粉色霞衣,系着红色丝带,穿着藕丝裙。 有时显现普陀山观音大士的形象,有时手持簪着柳枝的宝璎。 有时插着雕镂象牙的笔管,有时结成火齐珠的珍宝,有时雕琢着玄圃的玉石,有时铺设着只园的金子。 洞穴的深度不知有几百里,只见萦回曲折,每一里都有一条涧水。 人们说有路可以通往桂林,我兴致勃勃地想要去寻找日华君。 我听说洞中大小洞天有三十六处,天帝派遣众仙分别治理。 上界的官府应该更多,一定想知道这个洞府现在归谁管辖。 啊多么奇妙啊,紫霞洞真是天然形成。 我曾登上会稽山探访大禹的洞穴,又漂浮在沧海登上天台山。 山岩峡谷难道没有奇景吗?但与这里相比都显得尘俗。 我抚摸着崖石题写下粗陋的诗句,记录下我拄着拐杖,穿着鞋子来这里敲击云石的景象。 黄庭坚、晁补之,一生的眼力都白白浪费了。 澹岩、阳华山有什么奇异之处,白白浪费文章刻在石洞里。

九疑紫霞洞歌注释

  • 九疑紫霞洞:九疑山上的紫霞洞,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境内,相传是舜帝安葬之地。
  • 猗欤(yī yú):叹词,表示赞叹。
  • 湘滨两姝:指娥皇、女英,传说为舜帝的妃子,舜帝死后,她们在湘江边哭泣,泪染竹而成斑竹。
  • 苍梧:山名,在今广西梧州市,传说舜帝死后葬于苍梧山。
  • 斑龙:指有斑纹的龙。
  • 金光草:一种传说中的仙草,生长在仙境,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 姹女:道教指处女,也指一种草药。
  • 江华:地名,在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
  • 三十六帝:道教指三十六天帝。
  • 先扃(jiōng):先天的门户,指洞府的入口。
  • 深窈(yǎo):深邃幽暗。
  • 幽讨:探寻幽深之处。
  • 何侯:指何仙姑,八仙之一。
  • 伟远:传说中的仙人。
  • 金条脱:古代妇女戴在手腕上的镯子。
  • 安期:即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秦始皇曾派人寻访他。
  • 红景丹:一种红色仙丹。
  • 太虚天:道教指天空的最高处。
  • 悬黎结绿:指用悬黎(宝珠)和结绿(美玉)结成的装饰品。
  • 盘璎珞:盘绕的璎珞,一种用珠玉穿成的装饰品。
  • 紬(chóu)云笈(jí):整理云笈,云笈指道教的经书。
  • 钱铿:传说中的彭祖,擅长养生,活了八百多岁。
  • 跣(xiǎn)巨足:光着巨大的脚。
  • 卬(áng)短趾:抬起短小的脚趾。
  • 姑射(yè)处子:姑射山的仙女,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粉霞红绶:粉红色的霞衣和红色的丝带。
  • 藕丝裙:用藕丝织成的裙子。
  • 普陀大士:指观音菩萨,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
  • 簪柳:头上插着柳枝。
  • 宝璎:珍贵的璎珞。
  • 镂象管:雕刻着象牙的笔管。
  • 火齐:也称火齐珠,是一种红色宝石。
  • 玄圃:传说中的仙境。
  • 只园金:只园精舍的金地,佛教传说中佛陀说法的地方,用黄金铺地。
  • 日华君:太阳之神。
  • 列真:众仙。
  • 会稽(kuài jī):山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 禹穴:传说中大禹治水时居住的洞穴。
  •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
  • 黄涪翁:指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北宋诗人。
  • 元漫叟:指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晚号漫叟,北宋词人。
  • 澹岩:山名,在今江西省南城县。
  • 阳华:山名,在今江西省宜春市。
  • 劖(chán)石窦(dòu):在石洞中刻字。

九疑紫霞洞歌讲解

这首诗是乐雷发游览九疑山紫霞洞时所作,描绘了紫霞洞的奇特景象和作者在洞中的奇遇,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以“猗欤奇哉,紫霞之洞真天开”开篇,赞叹紫霞洞的奇妙,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接着,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洞中千变万化的景象,以及与仙人相遇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奇幻的氛围。

诗歌中,诗人自比为“三十六帝之外臣”,自认为有缘进入仙境,并得到了仙人的赠予。这种自比和奇遇,既表现了诗人对仙道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描写了洞中的各种奇异景象,如青龙耕紫烟、蓑翁钓神龙、仙女的各种化身等等,这些景象充满了想象力,也充满了道教的色彩。

诗歌的结尾,诗人再次赞叹紫霞洞的奇妙,并表达了自己游历名山的经历,以及对前人题咏的否定。诗人认为,紫霞洞的奇景远胜于其他名山,那些前人的题咏都显得平庸无奇。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游仙诗,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奇幻的仙境,表达了对仙道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诗歌的语言流畅自然,意象丰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乐雷发[宋代]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d04f0a47476b62e714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