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龙高的诗>真州>

真州,李龙高真州全诗,李龙高真州古诗,真州翻译,真州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龙高

仪真谁种满林梅,兵后危枝半草莱。
便使萧条君莫欢,也曾惯见太平来。

真州译文

仪真城里是谁种植了这满林的梅花?战火过后,残存的枝条半掩没在荒草之中。即使眼前的景象如此萧条,你也不要过于悲伤,因为它们也曾经见证过太平盛世的到来。

真州注释

  • 仪真:即仪征,古县名,在今江苏省境内,与真州(扬州)相邻。
  • 兵后:战乱之后。
  • 危枝:残存的树枝。形容梅树在战火摧残后的状态。
  • 草莱:荒草。
  • 便使:即使,纵然。
  • 萧条:冷落衰败,景象凄凉。
  • :这里指赏梅的人,泛指读者或友人。
  • 惯见:经常见到,经历过。
  • 太平:太平盛世。

真州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仪真梅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点明地点和梅花的特点,交代了梅林曾经的繁盛。第二句描写战后的残破景象,触目伤怀。“危枝半草莱”不仅写出了梅树的残败,也暗示了战乱给当地带来的破坏。

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劝慰赏梅之人不要过分悲伤。梅花虽然经历了战火的摧残,但它们也曾见证过太平盛世的美好。这里,诗人借梅花来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对未来抱有希望,因为美好的事物终将到来。

诗歌语言朴实,意蕴深刻,通过对梅花这一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它不仅是一首咏梅诗,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生哲理的感怀之作。 “也曾惯见太平来”一句,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李龙高[宋代]

李龙高诗,据《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9ed0fbddc8481df5b3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