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中的诗>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

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李中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全诗,李中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古诗,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翻译,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中

竟日如丝不暂停,莎阶闲听滴秋声。
斜飘虚阁琴书润,冷逼幽窗梦寐清。
开户只添搜句味,看山还阻上楼情。
遥知公退琴堂静,坐对萧骚饮兴生。

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译文

整日细雨如丝般飘洒,没有停歇的时候,我闲坐在长满莎草的台阶上,静静地听着雨滴落在上面,发出秋天的声响。雨丝斜飘,打湿了空旷楼阁中的琴和书籍,寒意逼人,使幽静窗前的梦也变得清冷。打开窗户,只是增添了搜寻诗句的兴味,想要登上楼去观赏山景,却被这雨阻挡了。遥想您退衙之后,琴堂一片静谧,独自端坐,面对着这萧瑟的雨景,饮酒的兴致油然而生。

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注释

  • 朐山:山名,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
  • 林番明府:林番,名不详,时任朐山县令。明府,旧时对县令的尊称。
  • 竟日:整天,一天到晚。
  • 如丝:形容雨细而密。
  • 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莎,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 虚阁:空旷的楼阁。
  • 琴书:琴和书,泛指文人的生活。
  • 幽窗:幽静的窗户。
  • 梦寐:睡梦中。
  • 搜句:寻找诗句,构思诗歌。
  • 公退:官吏退衙,结束公务。
  • 琴堂:县衙中放置琴的地方。
  • 萧骚:形容风雨的声音。
  • 饮兴:饮酒的兴致。

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讲解

这首诗是李中写给朐山县令林番的,描写了雨天寄怀友人的情景。诗中既有对雨景的细致描绘,也有对友人情致的遥想,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首联点明雨景。“竟日如丝不暂停,莎阶闲听滴秋声”,写雨下了一整天,如丝般细密,诗人闲坐台阶,静听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颔联描写雨中的景物。“斜飘虚阁琴书润,冷逼幽窗梦寐清”,写雨丝斜飘,打湿了楼阁中的琴书,寒意袭人,使梦也清冷,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

颈联写诗人因雨而生的感受。“开户只添搜句味,看山还阻上楼情”,写诗人打开窗户,只是增添了搜寻诗句的兴味,想要登楼观山,却被雨阻挡,表达了诗人略带无奈的心情。

尾联遥想友人。“遥知公退琴堂静,坐对萧骚饮兴生”,写诗人遥想友人退衙后,在静谧的琴堂中,面对萧瑟的雨景,饮酒的兴致油然而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理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雨景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宁静、凄清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思想。诗人将自己和友人置于雨中,通过雨这一意象,将两人的情思联系起来,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李中[唐代]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8cefd6ff0126aee2cc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