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子翚的诗>题懒庵二首其一>

题懒庵二首其一,刘子翚题懒庵二首其一全诗,刘子翚题懒庵二首其一古诗,题懒庵二首其一翻译,题懒庵二首其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子翚

幔亭隐沦翁,作庵更名懒,纷纭万念繁,要以一理遣。
我衰百无长,此兴复不浅。
他时傥卜邻,心赏符二阮。

题懒庵二首其一译文

幔亭山中隐居着一位老翁,他建造草庵后,又将其命名为“懒庵”。世间思绪纷纷扰扰,千头万绪,他希望用一个道理来化解。我年老体衰一无所长,而他对隐居的兴致却丝毫未减。将来如果能够选择与他为邻,我的心境将与阮籍、阮咸这两位魏晋名士相契合。

题懒庵二首其一注释

  • 幔亭:山名,在今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
  • 隐沦翁:隐居的人,老翁。
  • :小而简陋的房屋,通常指僧尼或隐士居住的地方。
  • :此指不事外务,清静无为。
  • 纷纭:多而杂乱的样子。
  • 万念:指各种各样的念头、思绪。
  • :消除,排遣。
  • 百无长:指没有什么专长。
  • :兴致,兴趣。
  • 不浅:不减,深厚。
  • :如果,倘若。
  • 卜邻:选择邻居。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选择邻居是很重要的事。
  • 心赏:心境,情趣。
  • :符合,相合。
  • 二阮:指阮籍、阮咸,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两位名士,以放浪形骸、不拘礼法著称。

题懒庵二首其一讲解

这首诗是刘子翚题写在“懒庵”上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者的敬佩之情。

首联点明地点和人物,写幔亭山中住着一位隐士,他自号“懒庵”,表达了一种悠闲自适的生活态度。

颔联写隐者建造“懒庵”的目的,是为了排遣世俗的烦恼,用一个道理来化解纷繁的思绪。

颈联转写诗人自身,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没有什么专长,而对隐者的兴致却丝毫不减。诗人自谦,反衬出隐者的高洁。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将来能够与隐者为邻,心境与阮籍、阮咸两位名士相契合,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阮籍和阮咸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他们不拘礼法,放浪形骸,是隐逸之士的代表。诗人以“二阮”自比,表明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幽淡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者的敬佩之情。诗中“懒”字,并非真的懒惰,而是指一种超脱世俗、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

刘子翚[宋代]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7771b5e539ee3191f6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