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长卿的诗>南楚怀古>

南楚怀古,刘长卿南楚怀古全诗,刘长卿南楚怀古古诗,南楚怀古翻译,南楚怀古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长卿

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
君看章华宫,处处生蓬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
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
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
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南楚怀古译文

南方的楚地荒芜衰败已经很久了,我来到这里,心中一片郁闷悲凉。 你看看当年的章华宫,如今到处都长满了蓬草和蒿草。 眼前只见山陵和深谷,哪里还能分辨出谁是贤才谁是英雄? 他们的精魂寄托在古老的树木之中,宝剑也永远沉没在江边的沙滩上。 我靠着船桨,在晴朗的天气里向下游行进,又随着傍晚的波涛回转船头。 碧蓝色的云彩在暮色中显得空旷而寂寞,洞庭湖上的秋天显得格外高远。 过去的往事怎能再去追问呢?我这番感慨也只是徒然地让自己烦劳罢了。 只有湘江之上,千百年来还在传唱着屈原的《离骚》。

南楚怀古注释

  1. 南楚:指南方的楚地,指今湖南、湖北一带。
  2. 芜没:荒芜衰败。
  3. 郁陶:忧郁悲凉。
  4. 章华宫:春秋时期楚灵王的宫殿,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
  5. 蓬蒿:两种野草,泛指荒草。
  6. 陵与谷:山陵和深谷,指地貌变化,也暗示世事变迁。
  7. 贤与豪:贤才和英雄。
  8. 精魂:精神灵魂。
  9. 捐:抛弃,沉没。
  10. 江皋:江边,水边。
  11. 倚棹:靠着船桨。
  12. 晴景:晴朗的天气。
  13. 晚涛:傍晚的波涛。
  14. 寥落:空旷寂寞。
  15. 徒:徒然,白白地。
  16. 湘水:湘江,流经湖南。
  17.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南楚怀古讲解

《南楚怀古》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怀古诗。诗人来到久已荒芜的楚地,目睹章华宫的衰败景象,感叹世事变迁,贤豪不再,抒发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首联点明地点和心境,以“久芜没”和“空郁陶”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描写了章华宫的荒凉景象,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已是蓬蒿丛生,物是人非,令人唏嘘。颈联进一步感叹世事变迁,陵谷变迁,贤豪埋没,历史的痕迹逐渐消逝。诗人感伤英雄人物的精魂和宝剑都已消失,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岁月的流逝。

后四句由怀古转为抒情。诗人描写了自己乘船游览的情景,在晴朗的天气和傍晚的波涛中,感受到洞庭湖秋天的空旷高远。然而,面对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短暂,诗人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徒增烦恼。最后,诗人将希望寄托于湘江上的《离骚》,表达了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敬佩和对理想的追求。

全诗语言简洁流畅,意境开阔深远,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和感叹,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刘长卿[唐代]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777a29aa0631dbecb1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