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景熙的诗>答柴主簿二首>

答柴主簿二首,林景熙答柴主簿二首全诗,林景熙答柴主簿二首古诗,答柴主簿二首翻译,答柴主簿二首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景熙

相隔云江有梦寻,篇诗寄旧重兼金。
册林未遂鹿麋性,风雨空愁葵藿心。
老气十年看剑在,秋声一夜入灯深。
铜槃消息无人问,寂寞西楼待雁音。

答柴主簿二首译文

我们相隔在如云似雾的江水两岸,只能在梦中寻访你,一首诗寄托了往昔的情谊,情谊重如黄金。 隐居山林未能实现像鹿和麋一样自由自在的天性,空自担忧像葵花向日一样忠诚的心意,却遭遇风雨飘摇。 年岁渐老,十年过去,看剑仍在手,壮志未酬,秋风萧瑟的声音伴随着我,彻夜在孤灯下思索。 如今我的境况如何,没有人来问候,我只能寂寞地在西楼等待大雁带来远方的音讯。

答柴主簿二首注释

  • 柴主簿: 柴姓的主簿,具体名讳已不可考。主簿是古代官名,多为地方官的属吏,掌管文书等事务。
  • 云江: 指被云雾笼罩的江水,形容两地相隔遥远。
  • 梦寻: 在梦中寻访,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篇诗寄旧重兼金: 用一首诗寄托对故人的情谊,情谊贵重胜过兼金。“兼金”指价值极高的黄金。
  • 册林: 指隐居的山林。“册”通“栅”,指用树木围成的栅栏,引申为山林。
  • 鹿麋性: 指像鹿和麋一样自由自在的天性,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的愿望。
  • 葵藿心: 比喻忠诚的心意。葵和藿都向着太阳生长。
  • 老气: 指年老气衰。
  • 看剑在: 语出《晋书·刘琨传》,刘琨被围困时,夜闻胡笳,感慨道:“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这里用“看剑在”表达诗人虽年老但壮志未酬的感慨。
  • 秋声: 秋风萧瑟的声音,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萧索。
  • 铜槃: 古代用来盛水的铜盘,这里指代生活起居。
  • 消息: 指音讯,情况。
  • 雁音: 大雁的叫声,古人认为大雁南飞可以传递书信,这里指代远方的音讯。

答柴主簿二首讲解

这首诗是林景熙写给柴主簿的两首诗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壮志难酬、无人问津的寂寞心情。

首联写诗人与友人相隔遥远,只能在梦中相见,并通过寄诗表达深厚的情谊。颔联抒发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像鹿和麋一样自由自在,但又无法摆脱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内心充满矛盾。颈联写诗人年老力衰,壮志未酬,在孤灯下倍感寂寞和惆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无人问津的境况和期盼友人音讯的心情。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运用了多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慨叹,更有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充分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诗的意象选取也颇具特色,如“云江”、“秋声”、“孤灯”、“西楼”、“雁音”等,都营造出一种寂寞、萧瑟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也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林景熙[宋代]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dfcbb4e14bdf880107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