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同的诗>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顾悌>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顾悌,林同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顾悌全诗,林同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顾悌古诗,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顾悌翻译,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顾悌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同

地远隔亲面,惟凭一纸书。
句终辄应诸,进是听於无。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顾悌译文

身处遥远之地,无法亲眼见到父母尊亲,只能凭借一纸书信来传递问候与思念。每当书信读完一句,(顾悌)便仿佛应答一般,恭敬地回应着。侍奉双亲,即使他们似乎没有什么指示,也时刻谨记在心,用心揣摩。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顾悌注释

  • 地远隔亲面: 指身处遥远的地方,与亲人不能相见。
  • 惟凭一纸书: 只能依靠书信来沟通和表达孝心。惟,只,仅仅。
  • 句终辄应诸: 每读完书信中的一句,就好像在亲耳聆听父母的教诲,立刻回应。辄,就,便。应,应答,回应。诸,相当于“之于”,这里指书信中的内容。
  • 进是听於无: 指侍奉父母,即使他们没有明确的指示,也要仔细体察父母的心意,做到无微不至。进,进献,这里引申为侍奉。是,此,这里指父母。听於无,意思是听从于无声之处,即揣摩父母的心意。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顾悌讲解

这首诗赞扬了顾悌的孝道。他身处远离家乡的地方,无法亲自侍奉父母,但他仍然通过书信与父母保持联系,并以极其恭敬的态度对待父母的来信,即使父母没有明确的指示,他也能用心体会父母的心意,尽到为人子的孝道。

这首诗语言朴实,却蕴含着深刻的孝道思想。它强调了孝敬父母不仅在于物质上的供养,更在于精神上的尊重和理解。即使身处遥远的地方,也要时刻关心父母,体会父母的心意,做到“进是听於无”,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诗中“句终辄应诸”一句,生动地刻画了顾悌恭敬孝顺的形象,令人感动。全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却以小见大,展现了顾悌的高尚品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林同[宋代]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c5d9d4e42ac71e2367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