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曾伯的诗>宴广西丰宪乐语口号>

宴广西丰宪乐语口号,李曾伯宴广西丰宪乐语口号全诗,李曾伯宴广西丰宪乐语口号古诗,宴广西丰宪乐语口号翻译,宴广西丰宪乐语口号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曾伯

帝遣星轺入桂州,雨余凉嫩一天秋。
绣衣翠节皇华远,碧玉青罗喜气浮。
犹昔孺文同此酒,喜今师德在吾舟。
相期办却平蛮事,公向三阶我一丘。

宴广西丰宪乐语口号译文

皇帝派遣使臣进入广西,雨后凉爽,秋意正浓。身穿绣衣、手持翠竹符节的使臣远道而来,碧玉般的山川和青罗般的江水都洋溢着喜悦之气。还记得当年王彦文在此一同饮酒,如今更是欣喜于张师德也在我的船上。我们相约完成平定蛮族的大业,您在朝廷位列三公,我则归隐山林。

宴广西丰宪乐语口号注释

  • 星轺 (xīng yáo):指皇帝派遣的使者。轺,轻车,古代使者乘坐的车辆。
  • 桂州 (guì zhōu):指广西。
  • 绣衣 (xiù yī):绣有花纹的官服,这里指使者的服装。
  • 翠节 (cuì jié):翠竹制成的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作为凭证。
  • 皇华 (huáng huá):指使者。语出《诗经·小雅·皇华》。
  • 碧玉 (bì yù):形容山色。
  • 青罗 (qīng luó):形容江水。罗,一种丝织品。
  • 孺文 (rú wén):指王彦文,南宋官员,曾任广西经略安抚使。
  • 师德 (shī dé):指张师德,南宋官员,与李曾伯同时代。
  • 三阶 (sān jiē):指三公,古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这里指朝廷高位。
  • 一丘 (yī qiū):指隐居山林。丘,土堆,引申为山林。

宴广西丰宪乐语口号讲解

这首诗是李曾伯在宴请广西地方官员时所作的口号诗,表达了他对朝廷使臣到来的喜悦以及与同僚共事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功成身退、归隐山林的愿望。

首联点明事件和时间。“帝遣星轺入桂州,雨余凉嫩一天秋”,简洁地交代了皇帝派遣使者来到广西,以及当时的季节是秋天。一个“嫩”字,写出了初秋的凉爽和清新,也烘托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颔联描绘使者到来的盛况。“绣衣翠节皇华远,碧玉青罗喜气浮”,描绘了使者身着华丽的官服,手持象征身份的符节,远道而来。碧玉般秀美的山川和青罗般清澈的江水,都充满了喜悦的气氛,渲染了隆重和喜庆的氛围。

颈联追忆往昔,展望未来。“犹昔孺文同此酒,喜今师德在吾舟”,回忆当年与王彦文在此一同饮酒的场景,更表达了如今能与张师德同船共事的喜悦。这两句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的珍惜。

尾联表达了作者的志向。“相期办却平蛮事,公向三阶我一丘”,与同僚相约完成平定蛮族的大业,并表达了自己功成身退、归隐山林的愿望。一个“相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事业的期盼;“公向三阶我一丘”,则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志向和淡泊名利的思想。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既有对朝廷的忠诚,也有对同僚的期盼,更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李曾伯[宋代]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b2482cfe6f1c589fe1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