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
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
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大家都搜:
促漏译文
催促时间的滴漏声和远处的钟声,时断时续,传入耳中,时静时动,难以分辨。送来的各种奏报文书层层叠叠,堆积如山,令人难以分清头绪。舞鸾镜匣收起了已经用尽的黛粉,睡鸭香炉中也换上了傍晚时分才焚烧的熏香。想必她回去之后,一定会对着月亮独自惆怅,梦中相会,又将会在哪里化作美丽的云彩呢?南塘的水渐渐温暖,蒲草也快要结实了,成双成对的鸳鸯守护着水面上的波纹。
促漏注释
促漏讲解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促漏》,描写了诗人与所爱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全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环境描写和梦幻想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沉的孤独和渴望。
首联写时间流逝,点明了“促漏”的主题,用“遥钟动静闻”暗示了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而“报章重叠杳难分”则透露出诗人身处官场,事务繁忙,更加反衬出内心的空虚。
颔联写女子离去后的情景。“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描绘了女子梳妆完毕,准备休息的画面,暗示了两人分别的事实。
颈联是全诗的重点,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思念。“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运用了想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与女子再次相会的渴望。其中,“还向月”暗示了女子独自惆怅,而“更为云”则用了巫山神女的典故,暗示了男女欢会。
尾联写景,以南塘的景色来烘托气氛。“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但同时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因为成双成对的鸳鸯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形单影只。
全诗语言精美,意象丰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比喻、用典等,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描写,又有对梦幻的想象,将现实与虚幻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歌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商隐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更多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914dfb2048d1ada6f6a.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