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过的诗>舣舟采石>

舣舟采石,刘过舣舟采石全诗,刘过舣舟采石古诗,舣舟采石翻译,舣舟采石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过

我昔南游武昌口之山川,赤壁吊古齐安边。
又尝北抵鹤唳风声地,八公山前望淝水。
谁令舣舟牛渚矶,楼船蔽江忆当时。
周郎未战曹瞒走,谢安一笑苻坚危。
黄云如屯夜月白,箭痕刀痕满枯骨。
健儿饭饱饮马来,意气犹雄歌尚烈。
只今采石还戍兵,诸将奄奄泉下人。
饭囊盛饭酒瓮酒,位去三衙称好手。

舣舟采石译文

我过去南游时曾到过武昌一带,那里的山川秀丽,也曾在赤壁凭吊古迹,远望齐安边境。

又曾北上抵达鹤唳风声之处,在八公山前眺望淝水战场。

是谁让我把船停靠在牛渚矶?看到楼船遮蔽江面,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周瑜尚未开战,曹操就已经败逃,谢安只是一笑,苻坚的军队就面临崩溃。

夜晚,像屯兵一样的黄云低沉,月光惨白,枯骨上布满了箭痕刀痕。

士兵们吃饱饭,喂饱马,他们的意气依然雄壮,歌声依然激昂。

如今采石矶仍然驻扎着军队,那些将军们都已经默默无闻地埋在了地下。

饭袋里装满了米饭,酒瓮里盛满了酒,即使丢了官职,也能在衙门里被称为好手。

舣舟采石注释

  • 舣舟:使船靠岸。舣,使船靠岸。
  • 武昌口:指武昌一带。
  • 赤壁:古战场,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
  • 齐安边:齐安,古县名,在今湖北省黄冈市东北。
  • 鹤唳风声:形容极度惊恐。
  • 八公山:在今安徽省淮南市西。
  • 淝水:发源于安徽省,注入淮河。
  • 牛渚矶: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长江中。
  • 楼船:高大的战船。
  •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三国时吴国名将。
  • 曹瞒:指曹操,字孟德,三国时魏国奠基者。
  • 谢安:东晋大臣,在淝水之战中坐镇指挥。
  • 苻坚:前秦皇帝,在淝水之战中大败。
  • 黄云如屯:形容乌云密布,像军队驻扎一样。屯,驻扎。
  • 健儿:指士兵。
  • 奄奄:寂静无声的样子。
  • 三衙:宋代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的合称,是禁军的统领机构。

舣舟采石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刘过登临采石矶时所作,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诗中既有对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当前采石矶依然驻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迟暮、功业难成的感叹。

  • 前四句追忆往昔游历,描绘了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壮丽山河和凭吊过的古战场,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 中间八句是诗歌的重点,通过对牛渚矶的描写,引发了对历史的回忆。诗人回忆了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赞扬了周瑜、谢安等英雄人物的功绩,也表达了对曹操、苻坚等失败者的嘲讽。
  • 后六句转入对现实的描写,诗人看到采石矶依然驻扎着军队,但那些曾经的英雄人物都已经不在人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英雄迟暮的感叹。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平庸之辈的讽刺。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关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刘过[宋代]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05defe6f1c50bf85ba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