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

诗人陈寅恪介绍

陈寅恪    chén yín kè 现代诗人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本 名 陈寅恪
别 称 TschenYinKoh
字 号 字鹤寿
主要作品 《庚寅人日》 《纯阳观梅花》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主要成就 国学大师,百年清华四大哲人,前辈史学四大家
所处时代 现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出生时间 1890年7月3日
生平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 《庚寅人日》
    岭梅人日已无花,独对空枝感岁华。黄鹞鲁连羞有国,白头摩诘尚馀家。催归北客心终怯,久味南烹意可嗟。闭户寻诗亦多事,不如闭眼送生涯。
  • 《纯阳观梅花》
    我来只及见残梅,叹息今年特早开。花事已随浮世改,苔根犹是旧时栽。名山讲席无儒士,胜地仙家有劫灰。游览总嫌天宇窄,更揩病眼上高台。
  •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鬼乡人世两伤情,万古书虫有叹声。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
  • 《阅报戏作二绝》
    弦箭文章苦未休,权门奔走喘吴牛。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
  • 《晓莹生日赋一诗为寿》
    园林五月晚微凉,兼味盘飧共举觞。理鬓未愁临镜影,画眉应问入时妆。几回客里逢兹日,何处寰中似故乡。记否凤城初见夕,榴花如火白莲香。
  • 《华西坝》
    浅草平场广陌通,小渠高柳思无穷。雷奔乍过浮香雾,电笑微闻送晚风。酒困不妨胡舞乱,花娇弥觉汉妆浓。谁知万国同欢地,却在山河破碎中。
  • 《甲午元旦题曾农髯丈所画齐眉绥福红梅图》
    花枝含笑画犹存,偕老浑忘岁月奔。红烛高烧人并照,绿云低覆镜回温。新妆几换孤山面,浅笔终留倩女魂。珍重玳梁香雪影,他生同认旧巢痕。
  • 《辛卯七夕》
    乞巧楼头雁阵横,秦时月照古边城。已凉秋夜帘深掩,难暖罗衾梦未成。天上又闻伤短别,人间虚说誓长生。今宵独抱绵绵恨,不是唐皇汉帝情。
  • 《丙戌春旅居英伦疗治目疾无效取海道东归戊子》
    又附楼船到海涯,东归短梦不胜嗟。求医未获三年艾,避地难希五月花。形貌久供儿女笑,文章羞向世人夸。毁车杀马平生志,太息维摩尚有家。
  • 《丙戌春游英归国舟中作》
    百尺楼船海气寒,凭阑人病怯衣单。远游空负求医意,归死人嗟行路难。蚕食光阴春黯澹,龙吟风雨夜迷漫。人生终古长无谓,干尽瀛波泪未干。
  • 《甲午春朱叟自杭州寄示观新排长生殿传奇诗因》
    一抹红墙隔死生,皕年悲恨总难平。我近负得盲翁鼓,说尽人间未了情。
  • 《甲申除夕病榻作时目疾颇剧离香港又三年矣》
    雨雪霏霏早闭门,荒园数亩似山村。携家未识家何置,归国惟欣国尚存。四海兵戈迷病眼,九年忧患蚀精魂。扶床稚女闻欢笑,依约承平旧梦痕。
  • 《己丑广州七夕》
    岭树高楼影动摇,天风吹海海初潮。金瓯已缺今宵月,银汉犹填旧日桥。帘外新凉惊节换,夜阑离绪总魂销。人间尽误佳期了,更有佳期莫恨遥。
  • 《报载某至重庆距西安事变将十年矣》
    铁骑飞空京洛收,会盟赞普散边愁。十年一觉长安梦,不识何人是楚囚。
  •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女痴妻病自堪怜,况更流离历岁年。愿得时清目复朗,扶携同泛峡江船。
  • 《贫女》
    绮罗高价等珠玑,白叠虽廉限敢违。幸有阿婆花布被,挑灯裁作入时衣。
  • 《甲戌人日谒杜工部祠》
    新祠故宅总伤情,沧海能来奠一觥。千古文章孤愤在,初春节物万愁生。风骚薄命呼真宰,离乱馀年望太平。归倚小车心似醉,晚烟哀角满江城。
  •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去年病目实已死,虽号为人与鬼同。可笑家人作生日,宛如设祭奠亡翁。
  • 《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
    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初升紫塞云将合,照彻沧波海不流。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
  • 《夏日听读报》
    掉海鲸鱼蹙浪空,蟠霄雕鹫喷烟红。独怜卧疾陈居士,消受长廊一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