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杜甫的诗>重经昭陵>

重经昭陵,杜甫重经昭陵全诗,杜甫重经昭陵古诗,重经昭陵翻译,重经昭陵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杜甫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
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
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
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重经昭陵译文

战乱初定之时,英雄奋起平定天下,百姓歌颂他,认为天命归顺于他。 他手持三尺长剑,驰骋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凭借一次次的战争,奠定了国家的基业。 他辅佐君王,彰显贞观时期的文治德业,继承并发扬了先辈止息战乱的武功军威。 圣明的君王的宏图伟业如同天宇般广大,宗庙祭祀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昭陵的陵寝盘旋在空中,如同弯曲的道路,石熊石罴守护着青翠的山峦。 我再次来到这松柏夹道的路上,仿佛又看到了当年象征祥瑞的五彩云霞在空中飞舞。

重经昭陵注释

  • 草昧: 指战乱初定、社会秩序尚未恢复的时期。
  • 英雄起: 指唐太宗李世民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崛起。
  • 讴歌历数归: 百姓歌颂,认为天命归顺于他。历数,指天命。
  • 风尘三尺剑: 指在战乱中使用的剑。形容唐太宗戎马生涯。
  • 社稷一戎衣: 指凭借战争奠定国家基业。戎衣,指军服,代指战争。
  • 翼亮贞文德: 指辅佐君王,彰显贞观时期的文治德业。翼亮,辅佐。贞文德,贞观年间的文治德化。
  • 丕承戢武威: 继承并发扬先辈止息战乱的武功军威。丕,大。戢,止息。
  • 圣图天广大: 圣明的君王的宏图伟业如同天宇般广大。
  • 宗祀日光辉: 宗庙祭祀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形容宗庙的庄严和受到尊崇。
  • 陵寝盘空曲: 昭陵的陵寝盘旋在空中,如同弯曲的道路。形容昭陵地势险峻。
  • 熊罴守翠微: 石熊石罴守护着青翠的山峦。翠微,青翠的山色。
  • 再窥松柏路: 再次来到这松柏夹道的路上。
  • 还见五云飞: 仿佛又看到了当年象征祥瑞的五彩云霞在空中飞舞。五云,祥瑞之云。

重经昭陵讲解

这首诗是杜甫重游唐太宗昭陵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唐太宗李世民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唐朝开国功业的赞颂。

诗歌的前四句概括了唐太宗在乱世中崛起,平定天下,建立国家的丰功伟绩。诗人用“草昧”、“英雄”、“风尘”、“社稷”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李世民的英雄形象。

中间四句赞扬了唐太宗的文治武功。诗人用“翼亮”、“丕承”、“圣图”、“宗祀”等词语,突出了唐太宗对国家发展的贡献,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最后四句描写了昭陵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唐太宗的追思之情。诗人用“盘空曲”、“翠微”、“松柏”、“五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盛世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60d2d13732447ba01d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