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炳的诗>过南湖觜>

过南湖觜,刘炳过南湖觜全诗,刘炳过南湖觜古诗,过南湖觜翻译,过南湖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 刘炳

城头开船北风起,帆轻直过南湖觜。
上水欢呼下水嗟,龙王庙前准烧纸。
小妇攀罾杨柳矶,淮盐换得鳜鱼肥。
沽来新酒不成醉,卧听邻船歌《竹枝》。

过南湖觜译文

在城墙边解开船缆,乘着北风扬帆起航,轻快地驶过南湖的尽头。逆水行舟时,人们欢快地呼喊,顺流而下时,人们又发出叹息。在龙王庙前,依照惯例焚烧纸钱,祈求平安。

年轻的妇人在杨柳环绕的河滩上,攀爬着鱼罾捕鱼,用淮盐换取肥美的鳜鱼。买来新酿的酒却喝不醉,只能卧在船上,静静地聆听邻船传来的《竹枝词》歌声。

过南湖觜注释

  • 南湖觜:南湖的尽头,水流汇合之处。觜,即嘴,指突出的地形。
  • 上水:逆水行舟。
  • 嗟:叹息。
  • 龙王庙:祭祀龙王的庙宇,水上人家常在此祈求风调雨顺,行船平安。
  • 准:依照惯例。
  • 罾(zēng):一种用竹木或绳线结成的方形鱼网。
  • 杨柳矶:长满杨柳的河边沙滩。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沙滩。
  • 淮盐:产于淮河流域的盐。
  • 鳜(guì)鱼:一种肉质鲜美的淡水鱼。
  • 沽(gū):买。
  • 竹枝:即《竹枝词》,一种民间流行的歌谣体裁,多描写男女爱情和社会风俗。

过南湖觜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南湖觜时所见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人以轻快的笔触,记录了船行的过程、水手的劳作、渔妇的生活以及水乡的风情。

诗的前四句描写行船的情景,突出了风的作用和水流的影响。人们在上水和下水时的不同反应,生动地反映了水上生活的艰辛。在龙王庙前烧纸,则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平安的祈求。

接下来的四句,将目光转向了岸边,描绘了渔妇的生活场景。她们在杨柳岸边辛勤劳作,用淮盐换取鳜鱼,展现了她们勤劳朴实的品格。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新酒虽好,却无法排遣心中的淡淡愁绪。诗人只能卧在船上,静静地聆听邻船传来的歌声,感受水乡的宁静与平和。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通过对水上风情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水乡人民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上水欢呼下水嗟”一句,对比鲜明,富有哲理,也常常被后人引用,用以形容人生境遇的起伏不定。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69beb2bda657a83942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