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巫山枕障>

巫山枕障,李白巫山枕障全诗,李白巫山枕障古诗,巫山枕障翻译,巫山枕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
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巫山枕障译文

巫山枕障上绘着高耸的山丘,白帝城边已是树叶泛黄的秋季。早晨的云彩夜晚消失,不知归向何处,巴水横亘天际,仿佛也停滞不流。

巫山枕障注释

  • 巫山枕障:指画有巫山图案的屏风或枕头。枕障,古代置于枕边的屏风,上面常有图画。
  • 高丘:高耸的山丘。
  •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三国时蜀汉刘备病逝于此。
  • 树色秋:树木呈现秋天的颜色,指树叶变黄或凋零。
  • 朝云夜入无行处:语出宋玉《高唐赋》。形容巫山云变化莫测,早晨的云彩夜晚消散,不知去向。
  • 巴水:指四川境内的嘉陵江,古称巴水。
  • 横天:横亘天际,形容水面宽阔。

巫山枕障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白在白帝城所见的巫山秋景,并融入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点明地点和季节。“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诗人从身边的巫山枕障写起,引出对巫山的联想,同时点明了所在的地点白帝城。白帝城边的树木呈现出秋天的颜色,渲染出萧瑟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引用典故,增添了诗的意境。“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诗人借用宋玉《高唐赋》中关于巫山云的描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早晨的云彩夜晚消失,不知去向,象征着人生的飘忽不定。巴水横亘天际,仿佛也停滞不流,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怅惘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巫山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两句,既是对巫山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流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5c48c1ff5995f189b2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