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山的东面是巴东山,长江从山间被开辟出来,向东流去。白帝城高高地耸立着,像镇守三峡的雄关,夔州的险峻超过了百牢关。
白帝城和夔州是两座不同的城池,蜀江和楚峡混合在一起,名称各异。英雄割据并非天意,霸主兼并乃是事物发展的常情。
人们纷纷议论前朝群雄争霸之事,当今圣明的君王统治着天下。比起安禄山因渔阳鼙鼓而结下怨恨,不如听取虞舜时代的韶乐。
赤甲山和白盐山都高耸入云,山腰间遍布着民居,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山顶。枫树和橘树的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色彩斑斓,宛如丹青画卷,栈道和重楼像锦绣一样悬挂在山间。
瀼水的东面和西面居住着成千上万户人家,江北和江南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白鹭从空中飞过,像抛撒着美丽的玉屑,小野鸭互相追逐,游入水边的草丛中。
东屯的稻田有上百顷,北面有涧水流淌,灌溉着青青的稻苗。晴天时,成群的鸥鸟在这里嬉戏,雨天时,仿佛神女从巫山降临,早晚都带着雨水。
自古以来,四川的麻和吴地的盐就互相流通,装载万斛的船只行驶得像风一样迅速。经验丰富的船夫和老人们在悠扬的歌声中,在白天的阳光下,在高高的浪涛中,悠闲地掷钱娱乐。
回忆当年在咸阳,都市繁华,有人张挂出售山水画。我曾在画中见到过巫峡的景色,感觉楚王的宫殿仿佛还对着碧绿的山峰。
武侯祠堂是不能忘记的,里面高大的松柏直插云霄。战乱平息,客愁也随之消散,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受到云和阳光带来的清凉。
传说中的阆风、玄圃和蓬莱仙山,比不上夔州的高堂,这天下独一无二的楼堂。请问夔州城坐落在什么地方?它就坐落在峡口江心的城角。
这组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所作,描绘了夔州一带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 第一首 描写了夔州地势的险峻,突出了夔州作为军事要塞的重要性。
- 第二首 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认为英雄割据并非天意,而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 第三首 表达了诗人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
- 第四首 描写了夔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美丽的景色。
- 第五首 描写了夔州人民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
- 第六首 描写了夔州屯田的景象,反映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
- 第七首 描写了长江航运的繁忙景象,反映了当地的商业繁荣情况。
- 第八首 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景象的怀念。
- 第九首 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期盼。
- 第十首 描写了夔州高堂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夔州的赞美之情。
这组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