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碧瑶树。
一树忽先摧。
海内故人泣。
天涯吊鹤来。
未成霖雨用。
先失济川材。
一罢广陵散。
鸣琴更不开。
大家都搜: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译文
王家如碧玉般美好的树木,其中一棵突然夭折凋零。四海之内的老朋友们都为之哭泣,远在天涯海角的仙鹤也仿佛前来哀悼。还未能成就普降甘霖的功用,就早早地失去了匡济天下的栋梁之材。如今停止了《广陵散》的弹奏,心爱的琴弦也再难拨动。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注释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哭悼友人王炎的组诗之一。诗人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早逝的痛惜之情,以及对国家失去栋梁之材的惋惜之情。
首联以“碧瑶树”比喻王炎的才华和美好品格,用“一树忽先摧”点明其不幸早逝,突显了诗人内心的震惊和悲痛。
颔联通过“海内故人泣,天涯吊鹤来”两个细节描写,渲染了王炎去世后,四海之内的人们都为之哀悼的景象,烘托了王炎生前的高尚品格和广泛的人缘。
颈联用“未成霖雨用,先失济川材”进一步表达了对王炎早逝的惋惜。诗人将王炎比作能够普降甘霖的及时雨和匡济天下的栋梁之材,惋惜他未能施展才华、报效国家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尾联以“一罢广陵散,鸣琴更不开”作结,表达了诗人失去知音的痛苦之情。“广陵散”是古代著名的琴曲,此处象征着王炎的才华和志向。诗人表示,如今王炎已经去世,自己也无心再弹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深沉,运用了比喻、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人将对友人的哀悼之情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融为一体,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a89543e58ee2816f795.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