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大家都搜: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拟古其八译文
月光洒落,清辉一片,却无法将心中的愁绪扫去;满腹的愁苦,难以向人倾诉。秋夜的寒气渐浓,晶莹的露珠打湿了我的衣裳;点点流萤,在百草丛中飞舞闪烁。日月星辰终将消亡,天地万物也会一同枯萎衰老。夏蝉在青松上鸣叫,哪里能看到这棵松树衰老呢?炼制金丹终究是会误导世俗之人,愚昧的人难以精通其中奥妙。你又不是活了千年的老翁,何必为早逝而感到过多的遗憾呢?不如将美酒倒入玉壶之中,将隐居藏身看作是最大的珍宝。
拟古其八注释
拟古其八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的《拟古》八首中的第八首,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和感悟。全诗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世俗追求的否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夜图景,用月色、秋露、流萤等意象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接着,诗人发出“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的感叹,表达了对宇宙变迁和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然后,诗人用“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的比喻,反衬人生的短暂和渺小。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批判世俗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认为炼制金丹是“误俗”之举,并劝慰人们不要为早逝而感到过多的遗憾。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处世态度:“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又有对世俗人生的批判,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以及他追求自由、热爱自然的思想。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cf9ada01d5a133f4125.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