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杜甫的诗>醉歌行>

醉歌行,杜甫醉歌行全诗,杜甫醉歌行古诗,醉歌行翻译,醉歌行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杜甫

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
总角草书又神速,世上儿子徒纷纷。
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
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
偶然擢秀非难取,会是排风有毛质。
汝身已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
春光澹沱秦东亭,渚蒲牙白水荇青。
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
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
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

醉歌行译文

陆机二十岁写成《文赋》,你年纪更小就能写文章。 小时候写的草书又快速又神奇,世上的儿子们都显得平庸无能。 良马生下小马驹就已是汗血宝马,猛禽展开翅膀直冲入青云。 你的文思像倒流的三峡水那样奔腾不息,你的笔力像军队一样能独自扫平千军万马。 你今年才十六七岁,在朝廷考试中期望能考取第一名。 你过去射穿杨叶的本领确实是自己知道的,暂时被绊倒马蹄也不算什么失误。 偶然的崭露头角并非难以取得,你一定是具有抵抗狂风的优良资质。 你的才华已经显露,说出的话就像珍珠一样珍贵,你的伯父怎么会像现在这样头发斑白呢? 春天的阳光洒满秦东亭,水边的蒲草抽出嫩芽,水中的荇菜也泛出青色。 风吹拂着我的衣裳,阳光明媚,树木摇动,离别的愁绪笼罩着,落花纷纷扬扬。 酒喝光了,沙滩上放着一对玉瓶,众宾客都已喝醉,只有我独自清醒。 这才知道贫贱中的离别更加痛苦,我只能哽咽着,徘徊不前,泪流满面。

醉歌行注释

  • 醉歌行:一种歌体的名称。
  • 陆机:西晋文学家,著有《文赋》。
  • 汝:你,指诗中所赞扬的少年。
  • 缀文:写作文章。
  • 总角:古代儿童发式,指童年时代。
  • 草书:一种书法字体,笔画简练,书写快速。
  • 神速:非常快速。
  • 世上儿子:泛指一般的年轻人。
  • 徒:白白地,空。
  • 纷纷:平庸无能的样子。
  • 骅骝(huá liú):骏马的名称。
  • 作驹:生下小马。
  • 汗血:指骏马奔跑时流出的汗像血一样,形容骏马的神骏。
  • 鸷鸟(zhì niǎo):凶猛的鸟。
  • 举翮(hé):展开翅膀。
  • 连青云:直冲入青云,形容志向远大。
  • 词源:文思的源泉。
  • 三峡水:指长江三峡的水,形容文思奔腾不息。
  • 笔阵:指笔力,比喻写作的威力。
  • 扫:扫荡,清除。
  • 射策:科举考试的一种方式,应试者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 君门:指朝廷,也指考场。
  • 期第一:期望考取第一名。
  • 穿杨叶:比喻射箭技术高超。
  • 真自知:确实自己知道,指少年确实有真才实学。
  • 蹶(jué):跌倒,引申为失误。
  • 霜蹄:指马蹄,因沾染霜而得名。
  • 未为失:不算什么失误。
  • 擢秀:突出,显露才华。
  • 非难取:并非难以取得。
  • 排风:冲破狂风,比喻抵抗挫折。
  • 毛质:指鸟的羽毛,比喻优良的资质。
  • 唾成珠:比喻说话有价值,像珍珠一样珍贵。
  • 汝伯:你的伯父。
  • 何由:怎么会。
  • 发如漆:头发像漆一样黑亮,形容年富力强。
  • 澹沱(dàn tuó):水波荡漾的样子。
  • 秦东亭:秦地东边的亭子,泛指送别之地。
  • 渚(zhǔ):水边。
  • 蒲牙:蒲草的嫩芽。
  • 荇(xìng):一种水生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上。
  • 杲杲(gǎo gǎo):明亮的样子。
  • 冥冥:昏暗的样子。
  • 沙头:沙滩。
  • 玉瓶:指精美的酒瓶。
  •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涕泪零:眼泪零落。

醉歌行讲解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一位才华横溢的少年的赞歌,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感慨。诗歌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前十句):赞扬少年的才华。 诗人用陆机作比,突出少年年纪轻轻就文采出众;用“草书神速”、“词源倒流”、“笔阵独扫”等生动的意象,极力赞美少年的才华和能力;用“骅骝作驹”、“鸷鸟举翮”比喻少年前途无量。
  •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鼓励少年积极进取。 诗人希望少年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相信他有“穿杨叶”的真本领,即使暂时遇到挫折也不要灰心,因为他具有“排风”的优良资质。诗人还用“唾成珠”来形容少年的才华,并对比少年与他伯父的境遇,暗示了少年未来可期。
  • 第三部分(后八句):抒发诗人自己的感慨。 诗人描写了秦东亭的春景,表达了离别之情,也抒发了自己贫贱之中的痛苦。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背景下,诗人更加感受到贫贱离别的苦涩,只能“吞声踯躅涕泪零”。

这首诗语言流畅,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既是对少年才华的赞美和鼓励,也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c3273a425b7f33654f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