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希代宝。
弃世一何早。
吊死不及哀。
殡宫已秋草。
悲来欲脱剑。
挂向何枝好。
哭向茅山虽未摧。
一生泪尽丹阳道。
大家都搜: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译文
王炎是当世难得的珍宝, 离世而去是多么的早啊! 我赶不及吊唁他的亡灵, 如今他的灵柩旁已是秋草丛生。 悲痛涌上心头想要拔剑自刎, 这把剑又该挂在何处的树枝上才好? 对着茅山哭泣,山峰依旧耸立不倒, 恐怕我一生都要在丹阳道上哭干眼泪。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注释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在溧水道上哭悼友人王炎的第二首诗。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早逝的深切悲痛和怀念之情。
首联“王公希代宝。弃世一何早。”高度评价了王炎的才华和人品,并感叹他去世之早。诗人将王炎比作世间罕见的珍宝,可见对其评价之高。一个“早”字,饱含着诗人惋惜和痛惜之情。
颔联“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痛。诗人连吊唁死者的机会都没有赶上,可见王炎去世之突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如今只能看到他灵柩旁的秋草,更增添了诗人无限的悲凉之感。
颈联“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极度的悲痛。诗人悲痛欲绝,甚至想要拔剑自刎,以追随友人而去。然而,即使是寻死,诗人也感到茫然无措,不知道该把剑挂在何处。这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绝望,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诗人对着茅山哭泣,但山峰依旧耸立不倒,这象征着友人的离去已成定局,无法挽回。诗人预感到自己未来将在丹阳道上哭干眼泪,表达了对友人无尽的思念和哀悼。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炎的深切怀念和悲痛之情。诗人运用了夸张、象征等多种手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也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8910d03bb03a800ad0d.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