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大家都搜:
促织译文
小小的蟋蟀,体型是多么微小,它那哀婉的鸣叫声为何如此动人? 它在草根间鸣叫,声音显得那么不稳定,夜里却常在床下与人相亲。 长久漂泊在外的游子听了怎能不流泪?想放妻子自由却又难以及早做出决定。 那些悲凉的弦乐和急促的管乐,表达的感情与蟋蟀天生的鸣叫相比,真是大相径庭。
促织注释
促织讲解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夔州时期所作,借描写蟋蟀的鸣叫,抒发了诗人身世飘零、生活困顿的感伤之情。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蟋蟀的形象和鸣叫。“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开篇点题,写出了蟋蟀的微小和鸣叫的哀婉,看似不协调,却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进一步描写了蟋蟀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暗示了蟋蟀的弱小和无助,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处境。
后四句则由蟋蟀的鸣叫联想到自身。“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思乡之情难以排解的痛苦,以及想要放妻子自由却又难以割舍的矛盾心情。这两句情感沉郁,读来令人动容。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则将蟋蟀的鸣叫与人类的音乐进行对比,突出了蟋蟀鸣叫的自然纯真,反衬了人类音乐的矫揉造作,也暗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借物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身世飘零、生活困顿的感伤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中蟋蟀的形象,既是诗人自身的写照,也是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象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4e7823a227babee1044.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