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杂曲歌辞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杂曲歌辞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李白杂曲歌辞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全诗,李白杂曲歌辞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古诗,杂曲歌辞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翻译,杂曲歌辞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妾本丛台女,扬蛾入丹阙。
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
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
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
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杂曲歌辞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译文

我本是邯郸丛台下的女子,因容貌出众被选入皇宫。

自恃美貌如花,哪里知道红颜也会衰老凋谢?

一旦离开那华丽的玉阶,就像早晨的云彩消散无踪。

每当回忆起邯郸城中的生活,总会在深宫的梦中见到秋月。

君王的面容难以再见,只能在惆怅中直到天明。

杂曲歌辞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注释

  • 杂曲歌辞: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配乐歌唱的歌辞。
  • 邯郸:古地名,赵国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 丛台:邯郸的一处古迹,相传为赵武灵王检阅军队的地方。
  • 妾:古代女子谦称自己。
  • 扬蛾:扬起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丹阙:红色的宫阙,指皇宫。
  • 自倚:自恃,自以为。
  • 凋歇:衰落,凋谢。
  • 玉阶:用玉石铺成的台阶,指皇宫中的台阶。
  • 去若朝云没:离去就像早晨的云彩消散一样,形容离别后渺无音讯。
  • 深宫:指皇宫深处。
  • 秋月:秋天的月亮,常用来象征思念、孤独。
  • 君王:指皇帝。
  • 惆怅:伤感,失落。
  • 明发:天亮。

杂曲歌辞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宫怨诗。诗歌以一个曾被选入宫中的女子口吻,讲述了她由入宫时的自负到失宠后的哀怨。

诗歌前半部分写女子入宫前后的生活。“妾本丛台女,扬蛾入丹阙”点明女子的身份和入宫的原因,她本是邯郸的美丽女子,因容貌出众而被选入皇宫。“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写女子入宫后自恃美貌,以为可以长久得到君王的宠爱,却不知红颜易老。“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则写女子失宠后离开皇宫,就像早晨的云彩消散一样,再也无法见到君王。

诗歌后半部分抒发女子失宠后的哀怨之情。“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写女子常常回忆起在邯郸的生活,在深宫的梦中见到秋月,表达了她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写女子再也无法见到君王,只能在惆怅中直到天明,表达了她对君王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无奈。

全诗语言简洁流畅,感情真挚动人,通过对女子由盛转衰的命运的描写,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中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将女子离开皇宫比作“朝云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失宠后的失落和悲凉。将入宫前的“颜如花”与失宠后的“惆怅至明发”进行对比,突出了女子命运的巨大转变,更显其悲惨。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b1ab1daa208249dd88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