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思衍的诗>彭城>

彭城,李思衍彭城全诗,李思衍彭城古诗,彭城翻译,彭城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思衍

一水渊淳绿不波,四山玉立碧嵯峨。
城头刍石黄楼赋,台上风云亦帝歌。
竹帛有香豪杰在,山河无恙废兴多。
男儿要作千年调,戏马台高石可磨。

彭城译文

彭城一带的河流,水深而清澈,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四周的山峰,像玉一样挺拔,碧绿而高峻。彭城城头的石头,像是还留有欧阳修撰写《黄楼赋》时的气息,戏马台上曾经的风云变幻,也好像还回响着当年刘邦的歌声。

历史的竹帛记载着英雄豪杰的事迹,散发着馨香,彭城的山河依旧完好,只是经历了太多的兴衰。男儿立志要成就一番经久不衰的伟业,就像戏马台那样,即使高台上的石头也可以被磨平。

彭城注释

  • 彭城:即今江苏省徐州市,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
  • 渊淳:水深而清澈。
  • 不波:没有波澜。形容水面平静。
  • 玉立:像玉一样挺拔。
  • 碧嵯峨:形容山峰碧绿而高峻。嵯峨,山势高峻貌。
  • 刍石:指用于防御的草和石头。
  • 黄楼赋: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徐州任职时所作的《黄楼赋》,描写了徐州黄楼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怀。
  • 风云亦帝歌:指汉高祖刘邦在彭城起兵的故事。
  • 竹帛:古代用竹简和丝帛书写文字,这里代指史书。
  • 豪杰: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 山河无恙:山河依旧安好。
  • 废兴多:经历了多次的衰败和兴盛。
  • 千年调:指经久不衰的伟业。
  • 戏马台:在徐州城南,相传是项羽操练兵马的地方。
  • 石可磨:比喻只要有恒心,再坚硬的东西也可以被磨平,也比喻可以成就伟业。

彭城讲解

这首诗以彭城为题,描绘了彭城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诗人通过对彭城山水的描写,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彭城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彭城的自然景色。“一水渊淳绿不波,四山玉立碧嵯峨”,描绘了彭城水清山秀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感觉。“城头刍石黄楼赋,台上风云亦帝歌”,则通过“刍石”和“黄楼赋”、“风云”和“帝歌”的对比,突出了彭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诗的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竹帛有香豪杰在,山河无恙废兴多”,诗人感叹历史的流逝,同时也赞扬了英雄豪杰的事迹。“男儿要作千年调,戏马台高石可磨”,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成就一番经久不衰的伟业的雄心壮志,并以戏马台的石头可以被磨平为例,说明只要有恒心,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既有对彭城山水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感怀,更有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歌。

李思衍[宋代]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974caff55a4691ffbb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