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袁和叔赴淮阴尉》
底事书生用一官,强随时样著衣冠。千年蠹简人情冷,百折羊肠世路难。未必功名欺老在,且凭书信报平安。秋风我亦淮东去,留取江山对眼看。
-
《阅书库》
寒儒事业趁三馀,细字篝灯手自书。眼底牙签富连屋,妙年公子意何如。
-
《重答》
万古同山川,八方异风俗。男儿事弧矢,心目快一瞩,结交必名胜,旷怀无狭促。昂昂千丈松,朗朗百间屋。彼富自钟鼎,我贫甘芋菽。谁能要俯仰,未许相缚束。读书头欲白,对客樽无渌。由来多此士,皎皎驹在谷。瞿唐候水齐,秋风祛暑溽。归欤奉亲欢,羹丝鱠江玉。青衫虽霜叶,已胜袍立鹄。进退吾何疑,肯事羝羊触。
-
《送别常汉度知县》
一朝倾盖更倾心,颇畏人惊语太深。乍可陶庐烦送酒,难堪偃室傍鸣琴。君今此去班群玉,我亦何言吒断金。啼鴃飞花春又了,萧萧风雨卧山林。
-
《和和人周次山行》
籍甚多闻友,非徒一字师。可人徐孺子,爱客郑当时。苦意频携酒,想过共话诗。琼瑶何日报,松竹岁寒期。
-
《挽沈叔晦国录》
人物今能几,公才谁不如。时情容见嫉,天意亦成虚。千载格心学,平生流涕书。一言终不吐,寒日闭幽墟。
-
《挽石应之提刑》
芹泮清灯夜,山亭皂盖春。重更双使节,总为两淮民。德意人人浃,工夫事事新。帝城车马外,才此寄经论。
-
《挽赵子固左司》
只道功名晚,居然穹数蕃。偏令淮楚地,屡睹钺旄尊。身隔公卿议,民私父母恩。东关往来处,肠断不堪论。
-
《又谒武侯祠》
城南风景故堪怜,胜日经行意洒然。江上竹寒偏却暑,庙前柏老尚参天。堂堂不配能千古,鼎鼎何能漫百年。醉里狂歌心浩荡,为君一吸倒觥船。
-
《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三首其一》
舴艋填芳渚,秋千闹粉墙。人争桃李节,吾忆藕花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