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言史的诗>夜泊润州江口>

夜泊润州江口,刘言史夜泊润州江口全诗,刘言史夜泊润州江口古诗,夜泊润州江口翻译,夜泊润州江口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言史

秋江欲起白头波,贾客瞻风无渡河。
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

夜泊润州江口译文

秋天的江面即将掀起白色的波浪,商人们观望着风势不敢贸然渡河。深夜时分,无数船上的灯火都已熄灭,只有我独自倾听着钟声,感觉到寺庙特别多。

夜泊润州江口注释

  • 润州:古地名,今江苏省镇江市。
  • 江口:江河入海或与其他河流汇合的地方。这里指润州附近的长江江面。
  • 白头波:指秋季江水因风浪冲击而形成的白色浪花,形容江水汹涌。
  • 贾客:商人。
  • 瞻风:观望风势。古代船只多靠风力行驶,故商人要根据风向决定是否开船。
  • 火绝:灯火熄灭。
  • 寒宵:寒冷的夜晚。
  • 觉:感到,觉得。
  • 寺多:指寺庙众多。

夜泊润州江口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停泊在润州江口所见的景象和感受。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秋江欲起白头波”,写出秋江的特点,预示着风浪将起,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贾客瞻风无渡河”,写出商人们因风浪太大而不敢渡河的情景,反映了行旅的艰难。

颔联和颈联描绘了夜泊时的景象。“千船火绝寒宵半”,写出深夜时分,船上的灯火都已熄灭,一片寂静,突出了夜的寒冷。“独听钟声觉寺多”,诗人独自倾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感受到这里寺庙众多,也暗示了此地佛教的兴盛。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细腻生动,表达了诗人夜泊江边的孤寂之情,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感受。诗人通过对秋江、风浪、贾客、灯火、钟声等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也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刘言史[唐代]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b0ad9cce5f1b764c02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